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訊不充分 召回難服眾

  • 發佈時間:2014-10-28 04:46: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缺陷産品進行召回,不是單純的“平民怨”。準確公開的資訊是制定科學有效召回方案的基礎,也是讓消費者和企業達成共識的必要途徑

  一週前,大眾汽車針對持續兩年的新速騰後軸縱臂斷裂問題拿出解決方案,宣佈召回56萬輛新速騰和1萬餘輛甲殼蟲汽車。沒想到非但未解決問題,反而引發消費者質疑聲一片,認為大眾汽車的召回措施(在後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如後軸縱臂發生斷裂,金屬襯板可以保證車輛的行駛穩定性,並會發出持續的警示性噪音)是一種“打補丁”式的解決方法,無法解決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這樣的召回有糊弄消費者之嫌。日前,倍感壓力的大眾汽車就外界質疑作出官方回應,強調産品本身不存在安全問題。

  到底是企業顧及成本,未將消費者真正放在心上,還是“打補丁”方式已經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在急著評判之前,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先弄清基本事實,可現在看來,這點恰恰是被忽略的。

  有關産品安全品質問題的準確資訊,是找到最科學有效召回措施的基礎。在這次召回事件中,至少有兩個基本資訊是模糊的、不明確的。

  其一,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批新速騰後軸縱臂斷裂?大眾汽車24日的回應再次強調,少數發生問題的車輛,都曾遭遇過撞擊,産品本身不存在安全問題,可多數消費者對這樣的解釋一直不買賬。到底是設計問題、材料問題還是製造問題,又或是像大眾汽車所説沒有問題?原因不同,給出的召回解決措施就會不同。即便作為一個外行也能夠理解:如果是材料問題或是不撞擊則無問題,添加金屬片加固的辦法或許可以解決,但若是設計或製造問題,這種簡單加固的做法恐怕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其二,這一安全隱患到底有多嚴重?遺憾的是,作為判斷安全隱患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確定解決方案的基礎資訊,該問題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有媒體報道稱,投訴新速騰後軸問題的案例有1000多例。另有説法稱,有不少消費者是聽説新速騰後軸有問題後,擔心有安全隱患才投訴的,大眾汽車的技術高管則稱只收集有55個案例。也就是説,此次安全隱患是偶發的小概率事件,還是牽涉面極廣的重大問題,目前的資訊依然不明確、不透明、不公開,導致社會對真實情況不得而知。

  召回制度是涉及消費者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財産安全的嚴肅制度安排,要審慎準確、科學有效。對缺陷産品進行召回,不是單純的“平民怨”,而是必須本著對消費者、企業和社會負責的態度,通過完善的制度監督,使企業更加注重産品改善,維護消費者利益和促進市場更加良性發展。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以準確公開的資訊作為基礎。這是制定科學有效召回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讓消費者和企業達成共識的必要途徑。

  與其各方自説自話、爭論“打補丁”方案是否有效,不如先把事情原委徹底搞清楚。此時,作為第三方的行業協會、評估檢測機構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等,作用至關重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