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拓展生命的寬度

  • 發佈時間:2014-10-28 04:46: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述説湯慶福故事的人,無一例外地説,老湯清廉而且“做事不到100%不罷休”,認真嚴苛得幾乎不近人情,他常説:“不認真,事情怎能做得好?”

  “不近人情”的他,最後卻能收穫由衷的擁戴。在他退休前最後一次操辦的上海華交會,在臨近結束時,華東各省市同行自發將他歷年來在會上看展、洽談業務時的身影做成一頁頁PPT,當他走進會場時,全場掌聲雷動。

  在工作上高標準要求的湯慶福,在他的妻子和同事眼中,卻充滿了生活情趣、樂觀幽默……

  走進湯慶福的家,就能對他生前的清廉,産生更為直觀的印象。

  他的家位於上海虹口區海倫路一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普通小區中。屋內潔凈簡樸,沒有一件高檔物品,客廳裏甚至沒有空調。

  其實,他本來是有機會改善住房條件的,但是,他卻推掉了。上海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丁士英回憶説,“我找了湯主任好幾次,他都説不用了,現在住的地方足夠了。”

  湯慶福住得簡單,對妻兒要求卻高,絕不假公濟私。十多年前,由於單位效益不好,妻子胡小鳳50歲時,被“一刀切”提前退休。她很想再找一份工作,但湯慶福對她説:“尊重你的意願,但是沒有辦法幫你,如果在外做得不開心就不要幹。”兒子湯奕飛也是通過自己應聘,目前在一家調味品公司當會計。

  湯慶福走上領導崗位後,有了配備的公車,但是為他開車的幾位司機,幾乎和他的家人沒有打過交道。無論是兒子摔傷腿,還是他病重住院時妻子探視,或者他參加老戰友的聚會,他的規矩是“要麼坐公交,要麼打車”。公車只辦公事,不能養成毛病。在外貿主管部門工作30年來,沒有人看到湯慶福“打過一個招呼、遞過一個條子”。

  聽了這些故事,記者一度以為湯慶福是刻板的“老古董”,然後,記者聽到的卻是湯慶福一個個充滿愛心的案例。丁士英拿出一沓湯慶福發給商會同事們的新年祝福郵件。這些郵件中的網言網語,幽默地跳躍在字裏行間。

  前年的一次假期,湯慶福與18位同事結伴而行,組織了一次紅色之旅。回來後,老湯壓抑不住心中的激情,創作了一首《回憶,猶如清泉流淌》的詩。在詩中,他吟誦道:“感染‘十八軍’快樂的笑聲,老夫聊發一回少年狂!定格每一個瞬間,猶如彩霞在心頭開放!”隨後,他又將這首老夫的“少年狂”之作,用郵件一一發給了18位同事,並在附件中快樂地寫道:“各位同事,雙休在家中回放紅色之旅攝下的照片,心情超好!”哈哈,“湯粉”們看到“超好”,也都開懷大笑起來!

  “沒有辦法控制生命的長度,那就珍惜每一天,拓展生命的寬度。”

  這是一年多前,湯慶福在被查出嚴重心臟病後,經常有意無意向家人説起的一句話。湯慶福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憑藉一步一個腳印,他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理論基礎,開拓出了事業之路,被稱為上海外經貿系統名副其實的“筆桿子”、“思想家”、“實干家”。

  他1968年當兵入伍,退伍之後,刻苦鑽研,獲得了上海外貿職大外貿專業畢業證書,業餘還研修經濟法、宏觀經濟學。當一些人將精力和時間消耗在應酬、吃喝的時候,他卻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

  2000年初,他組織力量編制《上海外經貿“十五”發展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提出了新世紀上海外經貿第一個五年發展目標和主要思路。比如,2009年,面對外需市場疲軟,湯慶福領銜組織舉辦了上海首次“外貿轉內銷”展會,紓緩了部分外貿企業難題。比如,2012年5月,在上海進出口商會的積極搭橋下,外貿企業的老總第一次與海關領導坐在了一起,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溝通……

  有寬度的生命,必然是有情感有溫度的。同事們説,湯慶福對待工作釘是釘鉚是鉚,但與人相處,是一位溫厚的朋友,是充滿了人文情懷的兄長。妻子胡小鳳説,丈夫留給她和兒子太多的感情和精神財富,“美好的回憶將支撐我好好走下去。”

  “他做事務實,沒私心。他要求很高,但非常誠懇。他水準很高,又和大家同甘共苦。他留下的財富,是飽讀千經萬卷也得不到的。”上海市商務委公平貿易處處長申衛華的這番話語,説出了很多人的心裏話。

  如今,湯慶福雖然永遠地離開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將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永遠地發光發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