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無論是熊是牛 高送轉總能火一把

  • 發佈時間:2014-10-27 04:31:3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去一週,在新股集中發行、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的夾擊之下,市場震蕩下跌,成交量亦萎縮,投資者信心再次動搖。而近期市場熱點接連遭受“冷遇”,不少券商機構直呼:“秋末冬初,寒意漸濃,A股今年的故事已經完結”,唱空之聲不絕於耳。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披露時間安排,本週將是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最後一週,1649家公司將集中披露業績。統計顯示,在下周預計公佈三季報的公司中,有869家進行了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有171家,續盈的有93家,略增的有190家,扭虧的有66家,預減的有97家,略減的有90家,續虧的有87家,首虧的有61家,不確定的有14家。預喜公司佔比59.83%。

  今年四季度股市風向標將指向何方?投資者又該如何在迷雲滿布的股池中,擦亮雙眼找尋到“黃金”標的?冬去春來,搶奪2015年市場先機,又有哪些機會可提前佈局?本期投資週刊將為投資者一一揭曉。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內部流動性寬鬆 外部驅動力減弱

  ■市場回顧

  自國慶假期結束,市場便接連開始了震蕩調整。上周,股市依然延續調整態勢,除週一上漲外,接下來就是4連跌,創下5個月來的最長連跌。滬深兩市分別下跌1.66%、2.83%,中小板創業板也分別下跌1.25%、2.21%。

  從市場板塊來看,多數板塊飄綠,鋼鐵、有色、石油、銀行等權重股難有“發力”,題材股方面同樣殺跌明顯。上週四,油氣改革、足球概念、碳纖維、黃金水道等概念板塊跌幅均超3%,領跌兩市。僅有高鐵、鐵路改革、通用航空、P2P概念等板塊漲幅較大。

  近來,國內方面並無超預期利空因素困擾,三季度GDP等數據雖難言樂觀,但仍屬市場意料之中。國外,美股作為全球市場風向標強勁反彈,除消費者信心、蘋果公司財報等宏微觀數據超預期外,部分聯儲高官暗示將可能延續寬鬆政策則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與此同時,日本、歐洲等主要市場也有止跌跡象。

  “對此,管理層除了不斷運用各種貨幣工具來維持流動性的寬鬆水準外,還通過加快批復基建項目等手段來穩定市場預期,而週四公佈的10月份匯豐PMI初值50.4也創三個月新高。”渤海證券分析師謝曉東指出,但遺憾的是,無論是國內的相對平和,還是週邊的集體走強,從前一週開始明顯回落的市場人氣並沒有得到有效修復,反而恐慌情緒有擴大跡象。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廣證恒生首席研究官袁季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本輪上漲行情受資金單輪驅動跡象明顯,內部流動性充裕及海外增量資金入市共同作用推動大盤大幅上揚。

  從數據上來看,7月是海外資金入市高峰期,6家QFII主力席位累計成交29億元,創出歷史次新高;RQFII-ETF基金份額也同步暴增,7月規模增加126億元。相較而言,8月海外資金錶現較為平淡,6家QFII主力席位僅成交5.36億元,RQFII-ETF基金規模增加62.37億元。不過,9月又迎來一波入市小高峰,6家QFII主力席位累計成交17.52億元,資金入市規模與上證綜指漲跌表現高度契合。

  袁季認為,雖然當前內部流動性依然寬鬆,但A股外部驅動力正在減弱。最新數據顯示,“10月QFII資金略顯沉寂,我們監控的6家QFII主力席位僅成交4000萬元;RQFII-ETF加權平均折價率為0.72%,自9月底以來持續處於折價狀態,近半月RQFII-ETF規模累計縮水68.44億元;美元兌港幣匯率最新數據為7.756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資金抽離現象。”

  “另外,經濟下行壓力在樂觀環境下也被市場低估了,持續低於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已經對市場上行構成了巨大壓力。”袁季表示。

  A股市場風格的“變”與“不變”

  在分析四季度投資策略之前,不妨先回顧一下往年四季度股票市場的規律。經統計多家權威券商研究報告,記者發現,似乎往年四季度的市場方向更容易發生一些變化,特別是幾次重要的拐點均發生在四季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市場風格均相對穩定。

  根據安信證券研究報告,如果把過去十年的上證指數走勢放在一起,可以發現,除2004、2009、2011年外,其他7年市場在四季度均發生了較為明顯的方向性變化。特別是2005、2007、2008、2010、2012年的幾個重要階段性拐點,均發生在第四季度或春節之前。

  而且,對市場方向影響最大的往往是預期之外的“灰天鵝”。“例如2007年的次貸危機、2008年的拉動投資、2010年的加息、2012年的政策刺激、2013年的上市公司業績‘不達預期’,這些‘灰天鵝’事後來看都有必然性,但事先想要預測並不可能。”對此,安信證券認為,認清並防範四季度可能出現的“灰天鵝”,對把握四季度投資機會的意義更大。

  儘管如此,市場風格卻不易改變。同樣是綜合分析了近幾年四季度的市場表現,分析認為,首先是創業板相對於主機板的結構性行情。“2012年兩者表現基本一致,無論是前三個季度的調整,還是2012年底的反彈幅度上基本相同。”該人士指出,出現明顯分化開始於2013年春節之後,而到了第四季度上證指數調整階段,創業板的強勢上漲,更是對這一風格的強化。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2010年第四季度,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市場整體見頂回落,而上半年興起的消費類成長股依然強勢。“可能原因在於,市場風格更多的與投資者結構的中長期變化有關,這是趨勢性的變數,與時點性因素關係不大”。

  儘管有了歷史案例的參考,能讓投資者更好地把握四季度整體市場風格。不過,就今年四季度影響市場運作的不確定因素來説,其中,房地産、海外市場和市場資金面政策是三個需要格外注意的下行風險。

  如果地産調控放鬆無法帶來銷量的回升,企業資金鏈趨緊,並造成信用風險擴散,股市風險也將加大。如果美元指數持續快速上升,海外市場持續低迷,可能會造成A股的資金流出;如果銀行和監管層面態度“變臉”,杠桿無法進一步放大,股市資金恐難以為繼。

  除此之外,四季度短期還將面臨“滬港通”開閘、註冊制等諸多時點性因素的考驗,10月之後仍可能是“多事之秋”。與之相比,目前的市場風格短期可能仍將延續。作為主要影響因素,投資者結構變化趨勢在市場劇烈變化之前可能不會迅速停止,同時政策導向短期逆轉的概率相對有限。

  ■後市前瞻改革紅利助估值回升

  ①政策加碼促經濟轉型

  上周,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未能延續二季度的復蘇趨勢,創下近6年來新低,投資、工業産出等指標均“差強人意”。業內分析認為,這雖與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有關,但環比數據的回落則進一步説明經濟復蘇過程仍然坎坷。不過經濟數據越是低迷,政府的穩增長壓力也就越重。

  對此,渤海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宋亦威認為,四季度經濟將在穩增長與調結構政策的雙重刺激下實現共舞。“限貸政策的全面鬆綁,表明瞭政府並不希望用陣痛療法來等待經濟的轉型。而在對經濟結構的調整上,政府推出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在稅收杠桿的作用下,企業的投資意願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②貨幣政策寬鬆趨勢確立

  在流動性方面,三季度央行發放了5000億SLF、調低回購利率以及放鬆了房貸政策。對此,分析認為,對於央行貨幣政策的全面寬鬆仍需保持審慎,目前央行有更多的貨幣工具可供選擇,在確定寬鬆趨勢的格局下,央行將通過主動性的貨幣工具選擇,來對實體經濟進行精準投放。將使資金有望持續流入股市,A股的流動性仍將保持樂觀。

  ③三季度盈利難超預期

  臨近三季報披露,上市公司“成績單”表現如何,無疑是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去年三季度A股出現了階段性的盈利增速高點,因此今年三季度的整體A股的盈利前景並不樂觀。

  分析人士預測,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可能會低於其中報的盈利增速水準。而估值變動則決定了四季度A股市場的發展。“四季度部分改革措施進入落實階段,此屆政府在改革上的推進力度並不保守,因此落實過程中仍有超預期的內容值得期待”。

  “不過,礙於今年來已經抬升的估值水準,市場在上升過程中仍將有反覆。在風格層面,我們認為大盤股的四季度機會更為明確,穩增長措施的見效,國企改革政策的推進以及滬港通的開閘,使估值相對較低的藍籌股具備進一步做多的動力。”一位分析機構人士認為,而小盤股則礙于整體估值偏高,較難延續系統性的機會,不過在主題投資盛行的背景下,小盤股的結構性機會仍將長期存在。

  把握低市值高估值品種

  ■投資策略

  結合上述分析,這也就意味著低市值、高估值品種仍是市場短期炒作的熱點。主題方面,國企改革、土地流轉等改革領域仍是中長期相對確定的投資方向。交易性機會方面,隨著三季報的陸續披露,圍繞“高送轉”預期的個股炒作也將展開。

  在配置策略上,建議關注受益新會計政策利好的醫藥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業,受益穩增長政策加碼的房地産和與基建相關的機械設備,如高鐵、核電、特高壓、棚戶改造等;同時建議關注估值較低且價格見底的煤炭板塊。而在主題性機會方面,建議關注持續深入的國企改革和有較強資産注入預期的軍工板塊。

  銀行股或現中小級別反彈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披露時間安排,本週將是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最後一週,1649家公司將集中披露業績。統計顯示,在下周預計公佈三季報的公司中,有869家進行了三季報業績預告。

  其中預增的有171家,續盈的有93家,略增的有190家,扭虧的有66家,預減的有97家,略減的有90家,續虧的有87家,首虧的有61家,不確定的有14家。預喜公司佔比59.83%。

  值得一提的是,本週16家上市銀行三季度年報將披露,根據國泰君安預測,上市公司三季報息差將保持穩定,不良資産會加速暴露。預計1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為9.5%,其中國有行增速8.0%,股份制銀行增速13.6%,城商行增速16.1%。

  其中,上市公司按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平安銀行(32%)、南京銀行(20%)、寧波銀行(18%)、華夏銀行(17%)、興業銀行(15%)、北京銀行(14%)、招商銀行(14%)、民生銀行(10%)、中國銀行(9%)、中信銀行(8%)、建設銀行(8%)、光大銀行(6%)、交通銀行(5%)。

  對此,國泰君安分析師邱冠華認為,結合當前的投資環境,即使是勉強完成全年GDP目標,相信第四季度經濟也不可能會比三季度更差;而且年內再出臺新的重大利空政策概率較小;更為關鍵的是,銀行基本面雖沒有改善,但估值上升市場已有共識。由此看來,“預計銀行股第四季度可能會催生一輪由博弈避險情緒驅動的中小級別反彈,漲幅將在10%—15%之間。

  “高送轉”行情已開啟

  近期雖然大市波動較大,但仍有不少表現活躍的個股,其中一些有“高送轉”預期的新股和次新股備受資金追捧,漲勢迅猛。日前,海通證券研究所根據中報數據選出了2014年年報打分最高、最近無送轉行為的“一籃子”股票。記者發現,該表中列出的20隻股票,在上週五平均漲幅高達6.06%,這意味著2014年年報高送轉股票的炒作序幕或將就此拉開。

  “自7月份A股持續反彈以來,市場氛圍一直堅定看多做多。但是隨著中小市值股票都大幅飆升以後,市場行情正在從樂觀變為謹慎樂觀。如何在未來的行情中能夠穩健盈利,選擇哪些股票持有,是非常關鍵的。”一位浸淫股市多年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題材股層出不窮,但是很多都是曇花一現,持續時間最長的軍工股,因為漲幅過大,業績也的確羞于見人,未來一段時間本人並不看好題材股和軍工股票。“而且年底了,有一個板塊會在三季度穿越牛熊,那就是高送轉板塊。從前兩周開始,我就已經在向這個板塊轉移了。”

  事實上,四季度炒作績優高送轉一直以來都是投資者的“規定動作”。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市場是熊是牛,每年高送轉題材總能火一把,只是炒作力度時有不同。而且,該板塊每年至少有2次炒作行情,第一次是年報亮相前後,即從前一年的10月中旬開始,持續到次年4月年報公佈結束,第二次則為半年報亮相前後。

  目前市場進入四季度,兩個多月時間後市場將進入年報階段,而“高送轉”自然也成為了投資者聚焦年報的關鍵點,無疑在四季度尋找高送轉潛力股,也是佈局年報的最佳時間窗口。

  與此同時,一般而言,次新股均有望成為當年高送轉標的,因此,今年的次新股公司也被市場廣泛看好。

  分析指出,因為自IPO重新啟動以來,上市公司融資規模受到嚴格限制,新股流通量小,因此,有條件的上市公司有動機通過高送轉方案,增加自家公司股份流通數量,提升市場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不同,此次次新股三季報成績十分搶眼。據不完全統計,在已經公佈三季度業績預告的58家次新股公司中,有超七成個股預喜。有分析機構指出,預計次新股在發行規模受限情況下仍有短期溢價空間,可關注其中的電腦、醫藥等公司。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相較于往年的“高送轉”行情,今年滬深兩市可供選擇的標的比去年減少較多。因此,今年高送轉的整體炒作或許無法複製去年的行情,建議投資者不要有過高預期。

  ■名詞解釋

  何為“高送轉”?

  “高送轉”是指大比例送紅股或大比例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上市公司選擇“高送轉”方案,一方面表明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充滿信心,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期,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價高、股票流動性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過“高送轉”降低股價,增強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因此,我國股票市場存在很顯著的“高送轉”效應,即在上市公司發佈“高送轉”預告前後,股票常常會有顯著的超額收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