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土地唱出“樣板戲”

  • 發佈時間:2014-10-26 23:29:18  來源:西藏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菲

  瓊結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北坡,平均海拔3850米,是山南地區的糧食主産縣,農業不僅僅是瓊結縣經濟的支柱産業,也是農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單一原始的農業經營模式已不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這是瓊結縣在科學發展道路上不斷探索形成的共識。

  去年4月,瓊結縣按照“突出區域特色,構建現代農業,推進傳統農牧業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農村新型經營模式,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註冊成立了塘布慶村現代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整合全村近4900多畝的土地為項目區,種植青稞、玉米、紫花苜蓿等作物,通過集中規模經營,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項目區年戶均增收957.1元。

  瓊結縣縣長告訴記者,之所以要建立這個合作社,是因為各戶的土地比較分散,面積也不大,用現代大型機器作業非常困難,效率不高,形成不了産業化規模,勞動力耗費比較大。結合“中央1號文件”和現代農牧業發展的方向,我們建立起了該村農業現代合作社,把原來分散到各戶的土地全部集中起來經營。他認為,通過組建合作社,既能合理土地流轉,提高機械化作業,推廣新品種,提高單産,又能加大機械化作業程度,提高糧食的畝産量。

  該村在建立合作社之初,和當地許多村民一樣,村民白米十分擔心加入合作社的風險。通過縣、鄉領導到府挨家挨戶耐心解説加入合作社的好處後,精明的白米算清了賬,率先加入了合作社。“鄉、村裏的領導給我們做工作,算收入賬,從長遠看,加入合作社是好事,種子不用掏錢買,機械化操作效益高,還可以解放勞動力,就自願加入合作社了。現在全村人差不多都加入合作社了,以前秋收需要5個人,現在只需3人。”白米介紹説。

  該村現代農業合作社理事長夏傑告訴記者,合作社的所有權屬於村集體,村民生産積極性很高。“全村4000多畝土地加入合作社後,以前一塊一塊高低不平的需用牛耕作的農田,如今全部變平整了,機械化操作非常方便,田間管理容易多了。現在糧食收成很好,村民收入顯著增加。我很有信心帶領大家把合作社經營好。”夏傑對合作社充滿了信心。

  合作社成立以後,解放出來更多的富餘勞動力。瓊結縣下水鄉黨支部書記説:“實施農業合作社以後,大部分的青壯年勞動力徹底解放出來,我們正考慮發展高效農作物,比如日光溫室蔬菜種植。我們已計劃把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和部分有種植積極性的群眾帶出去,讓他們出去參觀,實實在在感受發展現代農業帶來的好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