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昔日高冷鐵老大今變親民快遞哥

  • 發佈時間:2014-10-24 04:29:19  來源:西安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下午劉學平再次開著他的麵包車來到了西安火車西站,雖然只和這裡的鐵路職工打了一個來月交道,但劉學平和站上的鐵路職工都彼此覺得是老熟人了。因為這一個月來,劉學平每天都要跑一趟這裡。

  作為京東在陜西的第三方物流承運商,劉學平自然每天有許多事情要忙,之所以還親自跑火車西站,是因為“可以讓我的運輸成本降低3到4成。”

  讓物流企業如此心動的,便是去年開始的鐵路貨運改革,特別是今年9月16日開始推出的“三秦貨物快運”業務。

  改革

  “鐵老大”放下身段拼市場

  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産業,隨著我國經濟體量的不斷增大,其重要意義日益凸顯,競爭活力也越來越激烈。進入21世紀,電子商務在中國迎來了迅猛發展,物流業,特別是細分出來的快遞物流業為民營資本再一次打開了“時間窗口”。甚至早在2005年,阿里巴巴在內部的會議上便明晰了在未來10年電商企業“得物流者得天下”的行業未來,而直至今日佔據中國快遞市場總收入半壁江山的“四通一達”,創始人竟都出自和阿里巴巴同處西湖邊的杭州桐廬縣。在公路物流已經全面向民營物流企業放開、航空物流和遠洋物流競爭也充分體現的時候,本來借助自身低廉運價可以在物流業發展中有著更好表現的鐵路物流卻停止了“零擔”業務。

  顧名思義,零擔即零散貨物的運輸。火車一節車皮有60噸以上的運力,整車的“門檻”之高便可想像。10年間,雖然鐵路運輸的硬體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放棄麻煩的“零擔”業務後,鐵路部門“鐵老大”的冷峻面孔斷絕了許多中小工商企業借用萬里鐵路線降低物流成本的念想。“一件短袖不到一斤重,我得發多少貨才能湊夠一車皮?”雖然每天回家都要路過太華路立交後面的鐵路線,但在康複路做服裝生意的黎雲鵬説,他從未想過通過鐵路物流將自己位於浙江湖州廠裏的服裝發回西安。這種強硬身段也讓鐵路物流未能在“電商生猛”的10年,分得蛋糕份額。

  去年,“鐵路”的最高主管部門從“部”這樣的政府部門變身為“公司”這種市場主體之後,貨運改革拉開序幕。第一個高潮便是此次的敞開接受散貨業務的“三秦貨運快運”的推出。

  據了解,“三秦貨物快運”業務由專門的混編列車承擔,列車等級為快速貨物班列,採取“五固定”方式運作,即固定車次、固定編組、固定時間、固定線路、固定停站。每天以西安西站為出發點,分別開行陜北、關中、陜南3列迴圈列車,途經陜西省9個地級市共30個縣區,運作時速最高120公里。

  “三秦貨物快運”列車改變了過去鐵路貨運只辦理大宗和整車運輸業務的狀況,可以為零散貨物和小批量貨物提供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對只有幾噸,甚至十幾公斤的貨物也全部接收,滿足陜西全省中小企業及個人靈活分散的運輸需求,同時也為其他物流企業提供安全便捷的綠色物流通道。客戶可通過全局140個貨運營業車站、兩個無軌火車站辦理,也可通過12306網站、12306客服電話、車站貨運受理電話辦理或行銷人員到府直接受理。鐵路部門提供“門到門”“門到站”“站到站”“站到門”等多種運輸方式供客戶自主選擇。

  “運費20塊錢,如果需要我們到府取貨或送貨,再各加20元的接去送達費,最多60塊錢就能運到上海。”西安西站的行銷科科長關元元説這就是通過“三秦貨物快運”從西安發送50公斤貨物的運費,這要遠低於記者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的公路同方向8元/公斤的運費。

  除了運費便宜之外,鐵路依託自身線路的發達,目前已經實現了省內50多個網點的“夕發朝至”,隨著網點的不斷擴容省內可享受這種快遞服務的縣市還會逐步增加。而且從10月10日開始,“三秦貨物快運”列車開始提供跨局服務,“類似西安這樣的全國18個鐵路局的中心站,可以保障兩三天運到,各局所轄的1218個站點城市,我們也能保障一週內送達。”關元元説。

  到府收貨、攬件、與快遞公司類似的物流時間,再加之本來就低廉的運價,“鐵路部門”終於學會了如何真正像一個市場主體那樣軟下身段去拼市場,彌補自己在中國物流業迅猛發展時逝去的10年。

  服務

  從一箱蘋果的漂流説起

  開行一月來,“一箱蘋果的夢幻漂流”一直是令西安西站津津樂道的故事。“在業務開展的第一天,楊淩便接到一箱蘋果的業務,這箱蘋果要寄往山西平遙。”關元元説,當時快運業務剛展開,知道普通市民也能通過鐵路發散貨的人並不多,所以鐵路部門接收到的貨量也有限,當時發往平遙這個外省縣級作業站的貨物並沒有。“雖然當天便發送到我們這了,但在我們承諾站點轉運時間不超過48小時的時間段裏我們也沒收到同方向的貨物。最後我們決定專門為這箱蘋果發一節快運車皮。”雖然一節車皮就發了一箱蘋果,怎麼算都是虧。但在靠信用贏得市場的物流行業中,這確實算得上“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政治家“千金買馬骨”的結果是“賢士八方來”,作為企業,西安西站收穫的自然是更多的顧客。

  最早一批得知鐵路部門開始敞開受理散貨的劉學平説,他得知這個消息,是因為他恰巧有在鐵路部門工作的朋友。“我聽説後馬上決定來詳細了解一下情況。”劉學平説因為他對京東的承運業務主要為西安以外省內城市的大件電器運輸,之前通過汽車運輸,無論是自有汽車還是再轉手給零擔專線運輸,成本都不算低,“自有車輛返程時我就要養車、養司機,還要承擔返程時空駛的成本,而讓別人運自然人家也要有賺頭。”

  所以當他了解到鐵路的運輸成本和時間承諾後,他迅速決定今後發外埠的貨物都走“三秦貨物快運”。“我平均每天要發20立方米左右的家電到渭南、漢中、延安等地,即便我採用鐵路直接到京東北辰庫提貨的服務,運輸成本也能降低30%-40%。”

  西站貨運值班員李哲説,正因為這麼大的成本下降空間,讓眾多劉學平的同行主動聯繫到她諮詢合作。一位不願具名的快遞公司西安負責人告訴記者,他之所以這麼積極,是因為“形勢所逼”。“現在快遞行業競爭已經很激烈了,不但國內民企大量崛起,國外的敦豪、UPS、聯邦等快運公司也紛紛進駐中國,行業的利潤空間已經薄得很了。而且現在網購絕大多數都包郵,我們的費用也得從售價不高的商品中分割,貨主也承擔不起太高的快遞費用。”

  與微薄的利潤空間形成反差的是,快遞公司經營成本的上升。草莽出身的民營快遞公司在發展之初只能自營車隊,而為了搶佔市場,這些快遞公司不得不將自己的網路覆蓋到全國諸多的縣一級城市,即便不盈利也要搶佔灘頭陣地。“這麼多的車隊和司機都是快遞公司的成本啊,而且油價、汽修、人工等各種成本還在不斷上漲。”而之前快遞公司為了分擔成本而採取的加盟行為也因為野蠻分揀、快遞員偷貨等諸多被人詬病的原因,而在近年逐漸收為直營,“雖然現在投訴少多了,但公司的運營成本更高了。”

  而新出現的鐵路快運服務則讓快遞公司看到了行業的新變化,“鐵路的網路也是遍佈全國的,而且我們把幹線運輸的業務承包給鐵路後,我們就不用養人養車了,成本的降低可想而知。”他説今後的快遞公司也許只需要有摩的而不需要有卡車、飛機了,“我們在一個城市把快遞件收齊,然後打包交給鐵路運輸到目的城市,然後我們在目的城市的網點再負責同城配送就可以了。”

  基於這樣的行業發展判斷,他説,相比起鐵路的低價、快速運輸給快遞公司帶來的好處而言,鐵路部門的接去送達服務對他們同城配送所帶來的衝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畢竟他們的優勢在鐵軌上,而不是在汽車轱轆上。我們在各大城市多年的配送佈局,不是想挑戰就能挑戰的。再説成本大量降低之後,誰就能説我們一定不能把首重斤兩從目前平均的一公斤也提高到50公斤?”

  提升

  成為一流企業還需時日

  正是因為在費用和時間上的優勢,讓“三秦貨物快運”開行一個月來受到了廣大貨主的好評。

  特別是10月10日起,鐵路部門使用客車、通勤車加挂行李車裝運快運貨物,與省內既有的“一環兩線”有效銜接,實現零散貨物作業站覆蓋全局所有線路。並再增加零散貨物作業站17個,使辦理“三秦貨物快運”列車的作業站達到58個,“一環兩線、覆蓋全省、通達全國”的全新貨運格局已經形成,為廣大貨主和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貨運服務。

  截至10月16日18時,“三秦貨物快運”列車共開行93列,正點率達到了100%,共受理貨物運輸需求2169批265947件1327.95噸,其中跨局貨物受理536批237480件811.1噸,佔運輸總量的61%。

  鐵路一個月來散貨快運1327.95噸的運量與今年上半年我市前7個月公路、鐵路、航空月均3418.98萬噸的貨運量相比還非常小,並未完全展示出鐵路作為四大運輸途徑之一,特別是最廉價途徑應有的體量。

  之所以如此,除了為時尚短外,在壟斷體制下生存多年的鐵路部門在如何打開市場這件事情上也依然多少顯得有些稚嫩和不知所措。

  “那天我就在底下的業務受理大廳看到一個姑娘,問送一件東西到寶雞多少錢?我們員工給解釋説20元。”西站的莊敬平説這樣的解釋並沒有讓姑娘明白,而是更糊塗了,“她繼續問,那運3件就是60塊錢吧?她那東西也就幾斤重,我只能給她解釋運三件也是20塊錢。”

  原來,在鐵路的計費中,50公斤是起運重量,凡不足50公斤者按50公斤計算,超過50公斤,則還有不同重量的運費優惠;而在承運歷程上,也會根據目的地在鐵路系統內的地位,有不同的運費計算和承運時間,並非完全按照距離遠近和城市規模決定。這樣複雜的計算方式,足以令外行人發蒙。而目前鐵路部門所能給出的解決方案,只能是“你提前打電話給我們,按照你運的東西重量和地址,我們給你報出你需要負擔的運費。”

  而在目前快遞公司已經廣泛使用的PC端和移動互聯端的快遞單號查詢,甚至自營商品O2O模式,鐵路部門能給出的應對方案僅僅只有“打電話問詢”。“查詢快遞單號,不僅是讓消費者能提前安排自己的收貨時間,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當你隨時能看到你購買的商品現在走到哪了,這樣一個‘彩蛋逐漸襲來’的心理上的滿足感,會給快遞公司帶來很好的口碑效應。”上述快遞公司負責人如此解釋快遞公司之所以願意向消費者甚至公佈第三方快遞單號查詢的原因。

  但值得期待的是,鐵路部門已經看到這些不足,並在努力改進中。據了解,除了收貨網點的進一步鋪開,諸如“給媽媽寄特産”等能夠展示鐵路快運優勢的推廣活動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