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年每人平均乘機0.25次 低成本航空市場潛力巨大

  • 發佈時間:2014-10-23 23: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昆明10月23日電 (俞克)為期兩天的國際低成本航空運輸研討會23日在雲南昆明開幕。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在會上表示,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機遇。

  該研討會由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共同舉辦。雲南省副省長丁紹祥致歡迎詞,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雷蒙·邦雅曼致開幕詞,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發表主旨演講。

  周來振在主旨發言中説,發展低成本航空體現了民航業發展新常態的本質要求。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逐步從高速增長轉入中低速增長的結構調整階段,因此帶來航空需求增長趨緩,隨之開始民航業發展的新常態。民航消費群體和市場結構的變化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旅客的差異化需求開始顯現,中國民航業在面對新常態帶來的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將面臨低成本航空發展的難得機遇。

  他指出,低成本航空符合民航産業發展的戰略導向。目前,中國每人年均乘機僅0.25次,遠低於美國的2.4次。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城鎮化戰略推進等,使得航空市場仍有巨大潛力,低成本航空具有廣闊發展空間。《國務院關於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以低票價作為核心特徵的低成本航空是實現基本航空服務計劃的重要手段,《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特別提到支援低成本航空和旅遊航空發展是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可以説,在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已上升到國家産業發展戰略的高度。發展低成本航空能夠調整和優化中國民航産業經濟結構,帶來經營理念的革命,有效提升行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他強調,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是兩種不同的商業運營模式,針對旅客需求差異開展錯位競爭可以實現雙贏。當前我國航空需求結構、層級呈現多樣化,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也正在不斷實現經營模式的相互轉變與融合。

  他指出,中國低成本航空發展還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理念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市場運作機制尚不完善,市場競爭空前激烈,低成本航空要獲得長足發展,尚需在思想觀念、體制機制、市場環境、管理水準等方面克服一些障礙和桎梏。中國將繼續本著開放、公平、法治原則發展低成本航空,為推動世界航空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雷蒙·邦雅曼在致辭中説,現代航空運輸是全球貿易的重要推動者,有力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社會和企業的發展。在全球範圍內,民航業提供了6000萬個工作機會,相關經濟活動産生的金額超過20000億美元,僅在亞太地區,就提供了2420多萬個就業崗位和超過5000億美元的地區國內生産總值。其中,低成本航空成為促進航空運輸增長的一個日益重要的因素。在美國,創新型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30%以上的定期國內航班服務,在歐洲,這一數字接近40%,在低成本航空出現較晚的亞太地區,短短十年,東南亞航空運輸市場的低成本航空份額從幾乎沒有上升到近60%。這些成功反映了乘客對於廉價航空旅行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航空業的快速擴張,預計在短期內這種趨勢將繼續。

  雷蒙·邦雅曼指出,低成本航空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安全和安保問題、高市場準入壁壘、有限的航班起降時刻資源和擁擠的航路、來自高速鐵路的競爭及潛在的市場容量等。他表示,國際民航組織一直在大力推動國際航空市場的擴張,制定相關政策指導促進自由化過程,並在各國開放市場準入及航空公司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多邊國際協議中發揮領導角色。這些新的監管框架旨在為包括低成本航空公司和網路航空公司在內的航空運輸業創造一個更良好的運營環境。

  來自國內外民航界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管理者,圍繞全球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新趨勢、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雙模式發展、促進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協調發展所需的政策環境和基礎保障條件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