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責任、機遇和未來是他們共同的“關鍵詞”

  • 發佈時間:2014-10-23 06:34:38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郭峰 實習生 華文潔

  2014世界杭商大會昨日在杭州召開,一批杭州企業家獲評“功勳杭商”、“傑出杭商”等稱號。新晉中國內地首富馬雲和前首富宗慶後等獲評為“功勳杭商”。

  800多位海內外知名杭商和企業家代表,來杭投資企業代表,全國各地浙江商會、海內外杭州商會代表,濟濟一堂,自然成為全體杭商最大的一次“派對”。機會、抱團、專業、傳承、創新、文化……都成為杭商們談及的字眼。而“合作”兩字,更成為其中頻頻提及的關鍵詞。

  “前首富”談

  杭商抱團出海走進非洲

  剛從非洲考察回到杭州的宗慶後,昨天親臨世界杭商大會,現場接過了“功勳杭商”的獎盃。

  創業27年的“功勳杭商”宗慶後又有了新動作。在本次杭商大會開幕式上,娃哈哈與中非發展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簽署了合作協議。宗慶後在會上發言專門提到了“抱團走出去”。

  “可以説,娃哈哈投資非洲邁出了第一步。”宗慶後告訴記者,“走出去,一要有規模地走出去,二要抱團出去。”這次非洲之行,宗慶後拉上了康恩貝的胡季強、民生藥業的竺福江,一道考察了安哥拉、馬達加斯加等地。

  考察歸來,“前首富”感受頗深,他説,其實非洲不僅沒有人們想像得那麼危險,而且充滿了機會,像安哥拉工業幾乎是空白,産品都依靠進口,迫切需要引進外資開發,安哥拉有豐富的木材、礦産、漁業資源,而且去投資還可享受許多優惠政策。

  説起這些國家的特點,宗慶後已“如數家珍”:“對於我們民營企業來説,這些地方有很大的發展機遇,所以我準備聯合省內的企業抱團出海,一起到非洲投資,一方面可以抱團共同發展,消化過剩産業,同時亦為當地老百姓造福。”

  非洲一回來,宗慶後就馬不停蹄趕到北京中非發展基金總部,與中非發展基金總裁劉浩一談就是6個小時。劉浩對宗慶後的行動十分讚賞。在昨天的世界杭商論壇上,劉浩對記者説,中國民營企業需要集群式抱團走出去,改變以往多而散的狀況。

  作為國家開發銀行出資的專注于對非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中非發展基金已達到50億美元,目前帶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150億元人民幣。

  “企二代”説

  為什麼中國奢侈品出在絲綢

  老一代杭商壯心不已,新一代杭商則考慮起傳承與創新的問題。

  以前只是給別人貼牌,一米絲綢布料只能賺取兩三元。通過挖掘傳統技藝,增加更多的技術含量,打造文化品牌,使産品附加值提升百倍。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説,“企二代”不光要重視傳承,更重要的責任是力求創新。

  “作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商品的生産企業,打造中國的高端絲綢品牌也是杭商對杭州的責任。”屠紅燕説,正如愛馬仕CEO所預言,如果中國能夠出奢侈品的話,非絲綢莫屬。

  一部蘋果手機49%的利潤給了美國,日本拿到30%強,南韓拿走10%強,中國只獲得約3%的利潤。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核心技術。”國務院參事、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點中處於經濟增長換檔期的中國製造業的要害。

  華日30年專注做冰箱,經歷了家電製造業的緊缺和過剩。該公司董事長陳勵君説,創業難,守業更難。光有堅守還不夠,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華日在新廠區的建設計劃中,就將引入“機器換人”技術,開工先進的自動化生産線。

  “杭商”縱論

  智慧經濟給杭州未來更多機遇

  “部分排在中國前五十的企業家,在討論未來十年中國最具有新經濟特徵的城市時,投票認為第一名是深圳,第二名就是杭州。特別是杭州市最近提出一個‘智慧經濟’的概念,將成為杭州未來成長的動力。”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杭商論壇上這樣説。

  杭州安恒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描繪了他對杭州未來五年的生活設想。范淵認為移動終端取代現有的電腦是必然的,事實上,現在就已經處於這樣的一個過程。而物聯網的內涵和外延也必然會擴展。這會越來越多地反饋到人們的現實生活。

  智慧經濟需要産業鏈。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稅根認為,發展“智慧城市”不容忽視的一點,要有配合型的經濟形態或者區域形態,更要考慮如何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整合資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