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代藝術瓷市場理性回歸促中國文化傳承創新

  • 發佈時間:2014-10-22 15:20: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南昌10月22日電(記者程迪 沈洋 袁慧晶)在此間舉行的2014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拍賣會上,收藏界追捧大師的現象改變了,標王不再被大師作品包攬。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的藝術瓷收藏市場價格更加理性,有助於文化的傳承創新。

  20日下午舉行的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創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粉彩瓷板《歸去來兮》等組合粉彩瓷板,以380萬元的落槌價成為標王,當天的拍賣會共拍出藝術品158件,成拍率62.45%,總成交額3057.85萬元。

  近幾年獲得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標王的,絕大多數是名家和大師作品。如,2013年拍賣會上拍出的103件作品,總成交額為6196.96萬元。其中標王價格為1100萬元,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榮華創作于上世紀90年代的粉彩雙面釉瓷板四條屏《四美圖》。

  景德鎮華藝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蔣衛民介紹,本次拍賣會對拍品的結構進行了調整,為滿足不同人群審美與消費的需求,不僅拍品總數大幅增加,還加大了中低價位拍品的數量。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李祥表示,從拍賣會成交表現來看,老藏家更加關注精品,新藏家更加關注價位,市場更加趨於理性、健康。

  景德鎮陶瓷市場一直是中國當代藝術陶瓷市場的風向標之一。景德鎮國際藝術陶瓷拍賣會的成交情況,對各大拍賣公司即將舉行的秋季拍賣會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引導市場收藏的趨勢和走向。

  一些收藏界人士分析稱,今年以來藝術瓷收藏市場遇冷,與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大環境有很大關係,致使企業和個人對藝術品的投資相對較弱。而公款消費在藝術瓷市場中的相對削弱,也間接地影響了藝術瓷收藏市場。同時,這幾年追捧大師的潮流正在降溫。

  中國收藏家協會成員柯福晟有著十多年收藏經歷。他認為,曾經的“大師熱”讓藝術家變得浮躁,有藝術生命力的精品在減少。“大師的作品有好也有壞,一般情況下一位大師一年出兩三個精品都很難。”柯福晟説,有些藝術家甚至“坑蒙拐騙”,花錢請人“代工”,自己最後“畫押簽名”了事,最終打擊了收藏者的信心。

  “大師熱”的降溫,還讓人們對當代藝術陶瓷有了新思考。蔣衛民説:“從原來只看大師名頭,到現在更關注作品本身是否優秀。”李祥認為,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特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其他當代陶瓷藝術品同樣具有很大的潛力。

  一些收藏界人士還表示,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品投資機構、私人等介入當代藝術瓷市場,使得藝術瓷成為一種重要理財産品,改變了原來由政府主導的採購型的市場格局。

  同時,這種格局調整將進一步提高藝術家的創作水準,收藏市場的理性回歸有助於中國文化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包括大師在內的許多藝術家原來確有一些應付之作,但現在更多人在用心創作,因為感受到了市場壓力。對於新一代陶瓷藝術家的成長也更有利。”蔣衛民説。

  此外,當代藝術瓷的真偽鑒定這一“空白區”正被逐漸完善。中國版權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中心管委會主任殷秩松介紹,中國版權協會今年率先在全國成立了藝術品備案鑒證中心,為藝術品提供特徵資訊服務和保真鑒證備案服務。其中,中國陶瓷藝術品數據庫于10月20日正式上線,今後陶瓷藝術品可擁有全國通用的“身份證”。

  “中國當代藝術瓷市場的“春天”要來了。”李祥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