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休閒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 發佈時間:2014-10-22 11:25: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網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休閒農業經歷了萌芽、起步和全面發展的歷史階段。“十二五”以來,各地休閒農業競相推進、蓬勃發展,呈現出産業規模日漸擴大,發展內涵不斷提升,類型模式逐步豐富,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綜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點,形成了“發展加快、佈局優化、品質提升、領域拓展”的良好態勢。全國以農家樂、民俗村、休閒農園、休閒農莊為代表的多元化休閒農業類型競相發展。各級休閒農業管理部門順應城鄉居民休閒消費快速增長的需求,通過加強部門合作、完善扶持政策、規範行業管理、加強公共服務、培育知名品牌等工作,有力地推動了休閒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産業規模日趨壯大。2013年,全國休閒農業接待9億人次,經營收入2700億元,繼續保持著15%以上的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接待遊客5億人次,營業收入1500億元,帶動3000萬農民受益。天津市按照“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的理念,規劃休閒農業精品線路,引領休閒農業提檔升級,2013年休閒農業綜合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31.5%。
——産業類型豐富多樣。農業部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多元發展等要求。各地根據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準和消費習慣,在農家樂、民俗村、休閒農園、休閒農莊等形式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類型,拓展休閒農業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功能,激活了一片區域、興起了一批産業、帶富了一批百姓、建成了一方樂園。
——發展方式逐步轉變。農業部和各地通過規範管理,不斷引導休閒農業健康有序發展,發展形成的産業區、産業帶,注重功能銜接和特色互補,突出休閒體驗。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式已從農民自發發展向各級政府規劃引導轉變,經營規模已從零星分佈、分散經營向集群分佈、集約經營轉變,功能定位已從單一餐飲功能向休閒、教育、體驗等多功能轉變,空間佈局已從景區周邊和城市郊區向更多的適宜區域轉變,經營主體已從農戶經營為主向多主體經營轉變。
——品牌建設不斷推進。農業部和各地通過典型帶動,不斷提升休閒農業的社會影響力,品牌建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目前共創建了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149個、示範點386個,推介了140個中國最美休閒鄉村、248個中國美麗田園和1萬餘件創意精品,認定了39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其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11個。各地在發展過程中,努力打造休閒農業地方品牌,發展形成了南京農業嘉年華和北京農業嘉年華,雲南羅平油菜花節,內蒙、新疆、甘肅等地的草原度假和貴州的村寨遊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實踐證明,休閒農業是符合經濟、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適應市場需求、蘊藏巨大潛力的強農産業、富民産業,是利國利民、一舉多效、牽動全局的朝陽産業、新興産業。休閒農業工作與國家正在實施的現代農業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城鄉一體化發展、美麗中國建設等戰略舉措高度契合。農業部和各級休閒農業管理部門在工作實踐中始終堅持改革創新,重點在六方面努力推動全國休閒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一是注重組織領導,圍繞為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美麗和諧,不斷強化工作組織和頂層設計;二是注重政策支援,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並從資金獎勵、項目支援、政策規範等方面加強保障;三是注重規劃引導,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原則、佈局和重點;四是注重示範創建,不斷完善有關標準和辦法,切實發揮典型帶動作用;五是注重提升內涵,挖掘文化資源,拓寬休閒農業發展的資源載體;六是注重氛圍營造,開展系列展示活動,多視角宣傳推介休閒農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