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圖)

  • 發佈時間:2014-10-22 08:36:21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我國GDP增速下滑至7.3%,較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創下近年來的季度新低。但整體來看,前三季度GDP增速仍企穩于7.4%,表明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作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的評價是:經濟繼續運作在合理區間。

  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季度GDP增速有些波動是必然的,保持“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需要在區間調控的同時,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投資、消費表現乏力

  三季度GDP回落至7.3%在市場預期之中,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消費均較表現乏力。數據顯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固定資産投資”屢創新低。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房地産市場全面調整。房地産一頭連著投資一頭連著消費,其形勢低迷對經濟運作的拖累很大。受其影響,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表現也不佳。

  就業、收入表現積極

  儘管三季度GDP增速跌落至7.5%以下,但透過當前紛繁複雜的下行表像,仍可以發現經濟運作出現的一系列積極變化。

  數據顯示,1至9月,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增了十幾萬人,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與就業穩健相呼應,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為10.5%,高於同期財政收入2.4個百分點。

  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表示,中國近年來的經濟減速主要源於出口、房地産兩台發動機動力減弱,但是今年就業情況較好,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多數企業仍在盈利,説明增速放緩主要是因為潛在增長率下降。

  四季度或小幅回升

  不少專家認為,三季度GDP增速很可能是全年度最低水準,四季度可能會小幅回升。

  要實現四季度經濟的平穩增長和保證明年經濟能有良好開局,未來宏觀調控政策仍應兼顧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專家認為,當前仍應保持宏觀調控的定力,繼續通過“定向調控、精準發力”,在經濟新常態下用改革來激發市場的內在活力,在經濟內生動力較弱的形勢下,區間調控、定向調控仍是未來政策的重要選擇。

  三問經濟走勢

  一問:中高速如何持續?

  從7.4%到7.5%,再到7.3%,前三季度中國經濟雖然呈倒V型增長,但幅度微小。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關注的是,四季度中國經濟能否回暖,增速下降是否會成為一種慣性?

  對此,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佔斌指出:“雖然經濟增速換擋具有客觀必然性,但‘慢下來’的中國經濟必須保持在7.5%左右這一合理區間,穩增長絲毫不能放鬆。”

  根據測算,如果考慮人口增長因素,國內生産總值和每人平均收入年均增速均須保持一定速度,才能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面對下行壓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認為,四季度和今後時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新“四化”、中西部後發優勢、消費結構升級、改革力度加大會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活力。

  二問:調控如何繼續發力?

  “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強調知難而進,淡化政策刺激預期,意在利用調整期倒逼壓力,因勢利導提升企業和産業競爭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説。

  “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的同時,加強結構調整,引導貨幣信貸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傾斜,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促進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説。

  三問:百姓生活會受影響嗎?

  數據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2%,跑贏了GDP。

  “考慮到供求結構、産業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整個經濟運作對就業的承載能力正在加強。”盛來運説。

  人力資源企業易才集團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陳讚告訴記者,目前快消品、金融和物流等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都非常穩定,“特別是一些新興業態,用人需求非常大,如第三方理財機構,其員工數量需求不亞於中小型銀行。”

  “現階段經濟增速本身沒有過去那麼重要,這時候要追求讓老百姓真正受益的增長,而不是為了增長而增長。”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説。

  綜合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