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桐鄉:匠心繪得畫卷美

  • 發佈時間:2014-10-22 03:29:41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風起伏的金色稻浪,籠著薄紗的獼猴桃園,一望無際的杭白菊花海……位於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鄉,正在繪製一幅多彩的田園畫卷。閃亮其間的是那縱橫交錯的流動線條:外河連內河,內河接渠道,源頭活水編織成生命之網。這張活力之網便與桐鄉近幾年來大力推進的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密切相關。2010年和2013年,桐鄉分別被列為第二批和第五批中央財政小農水重點縣。設閘連水,改建泵站,完善溝渠,更兼新理念新技術的普及運用,桐鄉密布的水系被有效連通起來,如畫的大地從此多了一種保障、一份靈動。

  小小創新盡顯玲瓏心

  這是一個科技制勝的時代,如何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更高效、節能、環保地治水,是桐鄉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項目中引入的新命題。

  “以前升起閘門要兩個人操作,一個負責吊起閘門,一個負責在閘門下方上螺栓固定閘門。改造為閘門防轉導軌後,我一個人就能操作,安全方便多了!”指著閘門軌道2/3高度處多出的菱形軌道,石門鎮水利站一工作人員説。與傳統直線型軌道不同,菱形軌道由兩條帶有單向閉合鎖扣的軌道組成,閘門升起時沿一側菱形軌道上升至拐點,從另一側軌道滑落放置到閘門卡槽上方的小平臺,實現了升降式閘門開啟後的自動就位擱門,更為下一步遠端控制閘門啟閉提供了可能。

  以人為本,細微之處見真章。類似的小創新,在桐鄉“小農水”項目建設的很多細微之處都有體現。

  對水泵檢修人員來説,最頭痛的莫過於高水位下水泵出現故障:固定水泵的螺栓摸得著卻看不到,水泵裝卸成了難題。小小的改變往往帶給人們驚喜,增設的水泵安裝底座,使水泵再無需螺栓固定,快速檢修、安裝得以實現。

  小創新還體現在泵站閘門上。這是穿了一層“鋅”外衣的閘門,相較于過去厚重的鋼筋砼閘門,運用熱鍍鋅防銹技術的鋼閘門,有體積小、重量輕、耐腐蝕的優點。最難得的是,這種鋼閘門採用的是拼裝形式,不僅大大縮減了運輸成本,且實現了工廠式裝配,將閘門安裝工期縮減到了一天。

  此外,將變頻調速節能控制櫃引入泵站;改上提式捲揚機為落地式捲揚機;所有泵站和閘站加裝防盜報警器,併為每個設備安裝防盜螺栓,實現防盜報警零誤報……桐鄉“小農水”項目建設中技術革新亮點頻閃,共申報國家專利7項,已獲授權3項,已受理4項。

  工業思維巧解農業題

  “重建輕管”是農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難題。桐鄉對這一難題的求解之路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從單純的體制改革,到硬體建設與管理模式並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管護情況有所改善,但長效運作管護仍然困難重重。

  “在‘小農水’項目建設中,我們引入了很多現代先進工業技術。既然技術可以互通,那可不可以用工業思維解決農田水利工程長效運作管護的難題?比如用工業成本核算的思路,核算‘小農水’的成本,尋找解決長效運作管護難題的突破口。”談及近年來桐鄉農田水利工程長效運作管護工作的新成效,桐鄉市水利局工作人員侃侃而談。

  2012年,桐鄉在全市範圍內定點6個行政村開展農田水利長效運作管護試點,半年後成效喜人。試點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實現了“四無三少”,即:設備運作無故障、水渠通暢無堵塞、農田排灌無災害、群眾滿意無投訴。同時,農田水利設施相關維修費用支出減少60%以上,排灌水費節省約9%,設備耗能降低約8%,農田水利設施維護工作局面大為改觀。

  與此同時,針對電子資訊技術迅速普及的實際,將這一技術引入“小農水”項目建設與管理中,打造現代化農村智慧水網,破解長效運作管護難題的念頭,浮現在了桐鄉水利人的腦海中。

  動動手指,點點鍵盤,就能對全村泵閘站進行觀測和遠端控制,這在桐鄉市崇福鎮利順村早已成為現實。該村建有泵閘站遠端智慧化控制系統,通過一台中央控制電腦對該村所有灌排泵站進行視頻監控與水泵機組自動啟閉。當汛期水位超出警戒水位時,系統將自動發送手機短信報警,通知各級泵房管理員,同時報警中心進行聲光報警。

  據悉,該系統已是桐鄉市“小農水”項目建設的一部分,並推廣至多個村鎮,節省了村鎮水利管護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為農業建設提供了高效排灌的保障,更為桐鄉智慧水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農田水利長效運作管護如虎添翼。

  河水悠悠蕩出水鄉韻

  一頂斗笠,一襲蓑衣,搖櫓漁歌滑過岸邊無垠的稻田,消散在天邊瑰麗的晚霞中。這樣的場景千百年來不斷在桐鄉2264千米長的河道上上演。

  桐鄉是典型的江南水網平原,全市有骨幹河道46條,大部分河道與流經此地的京杭大運河垂直相交,且為江浙滬交界之地,是江南水運重要的交通樞紐。近現代,因歷史因素及陸運的發展,桐鄉繁忙的水上交通景象漸漸消失。

  伴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興起,鄉村生態旅遊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桐鄉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此,桐鄉“小農水”項目建設立足當下,放眼長遠,將泵閘站外形設計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展現出不同的風光。

  豐子愷故居是桐鄉著名的旅遊景點,周邊白墻黑瓦的民居建築透著濃濃的江南古韻。為進一步開發保護這一景點,桐鄉市按故居風格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新的規劃設計。“小農水”項目中的童家橋閘站就在該景點不遠處。

  “設計之初,考慮到景點因素,我們在滿足水利安全需求的同時,選用了倣古的外觀設計。”桐鄉水利局工作人員指著閘站上兩座八角飛檐亭介紹説。類似的泵閘站在桐鄉“小農水”項目中還有很多。“中式倣古建築我們採用的有亭子、廊橋等,還有一些是歐式的,主要是結合泵站周邊的民居特色。不僅好看,也方便村民發展農村生態旅遊。”

  站在一座廊橋造型的閘站上,憑欄遠望,綠色的田野吹過一陣清風,帶著不遠處寬闊外河道上的淡淡水氣,令人心曠神怡。這條河道曾是通往杭州的水運要道,客船上的歡笑聲,貨船上的號子聲,混合田間的蟬鳴蛙叫,譜出了最原生態的水鄉樂章。隨著農村生態旅遊熱潮的到來,桐鄉河道上各具特色的泵閘站也將成為水鄉迷人韻律中的動人音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