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兗州對新型經營主體加大扶持力度

  • 發佈時間:2014-10-21 09:30: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美榮 高永成

  山東省兗州市大安鎮白店村農民白仲林有7畝地。去年,老白跟村民一起,把地流轉給了德農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過去一家人種著幾畝地,每年收入6000元,土地流轉後,每畝地租金1000元,關鍵是我能騰出時間來打工,每年能收入一二萬。”

  老白説,現在不但收入上去了,自己以前種植不好的2畝貧瘠地,流轉到了合作社手裏也成了寶。合作社社長周平説:“現在我們正在對這個土地進行土壤肥力提升,就是改良土壤,提高有機質含量,秋後計劃將這20畝地種上蒜,這樣一畝地的收入應該能達到四五千元。”在兗州,今年有更多的農民像老白一樣,選擇把地交給會種的人來種。目前,該區共有20萬畝土地流轉到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手中,發展百畝以上種糧大戶168個、家庭農場24家,成立農民合作社350家,流轉面積佔家庭土地承包經營面積的40%。

  為使土地流轉工作紮實有序地進行,兗州區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統一印製土地流轉合同,明確規定了土地租金的支付方式、支付時間等,指導流轉合同的簽訂。成立村級流轉服務站,村會計兼任流轉資訊員,及時掌握農戶土地流轉的意願,積極推進土地依法有序流轉。“我加入了種糧大戶聯盟,聯合起來力量大,我們大戶的價格比散戶每斤要貴五分錢。”新兗鎮種糧大戶楊永彪説。楊永彪説的種糧大戶信用聯盟是兗州為促進種糧大戶發展,于去年7月份成立的。聯盟一方面可以為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提供生産流動資金、購置新農機等貸款擔保,解決他們發展中的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農業技術資訊共用和大戶的抱團發展。目前,168戶種糧大戶成為聯盟成員,大大增加了種糧大戶的話語權,糧食賣的貴了,買的種子、農藥等農業資料卻便宜了,大幅節約了種糧生産成本,降低了種糧風險。

  買的便宜賣的貴,讓種糧大戶看到了糧食種植給他們帶來的效益。更讓種糧大戶信心百倍的是,兗州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該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除省農業廳《2012年山東省種糧大戶補貼試點工作方案》規定的種糧大戶享受的補貼政策外,區農業局利用項目資金幫助種糧大戶更新播種機械,搭建融資擔保平臺;建立“1111”體系提供人才支撐,引入1名院士、10位專家,遴選100名技術人員,對種糧大戶實行“一對一”長期包保,為種糧大戶種植提供科學指導、人才支撐。利用項目資金推廣新型種植機械,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實現糧食的持續增産增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