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戰爭的“天羅地網”

  • 發佈時間:2014-10-21 02:33: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

  隨著現代戰爭技術的日新月異,未來機器人具有資訊獲取和資訊處理能力,可以在指揮中心的控制下完全自主智慧作戰。其實,這些從科幻大片走入現實的機器人採用的是軍事物聯網技術,每一個戰鬥機器人都是該作戰物聯網上的一個節點。隨著軍事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不光是機器人戰爭,未來利用各種感測器技術搭建的物聯網路將組成真正的“天羅地網”。

  軍事物聯網是指把各種軍用設備通過軍事資訊傳感系統與軍事資訊網路連接,組成自組軍事物聯網路,進行軍事資訊交換和通信,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監控、管理和作戰的一種網路技術。隨著軍事物聯網的日漸成熟,勢必為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決策系統提供重要支撐,是資訊化戰場指戰員呼風喚雨的神劍利器,是未來戰爭環境中真實存在的“天羅地網”。

  物聯網或將引爆戰爭革命

  軍事物聯網聯結的是軍事領域物與物、物與人等軍事要素,通過網路互連可以實現對戰場態勢的實時感知和快速反應。如美國的單兵資訊系統,可以收發統一的戰場態勢圖、火力計劃書、行動計劃表等內容,還可以接入戰術網際網路,實現特定區域內的組內廣播和點對點通話。

  基於物聯網體系的作戰行動,單兵、武器裝備和相關物資等每一個軍事要素,都是一個網路節點,都具有感知定位、跟蹤識別、圖像與視頻傳輸,以及智慧管理和控制等功能,它甚至可以讓裝備“開口説話”,主動報告自身故障,可以實現野戰條件下各種裝備自我診斷和溝通交流,是實現人與資訊化武器裝備最佳結合的重要支撐手段。

  軍事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對戰爭産生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它可以有效提升戰場偵察監視能力,實現有用資訊的隱秘傳輸;它可以有效縮短指揮週期,提高即時打擊能力;它也可以提高後勤保障水準,實現保障過程全程可視,準確適度提供裝備與補給。

  以美軍為例,近年來,美軍有數以千計的地面機器人在各戰區服役,而且服役“士兵”數量連年遞增。機器人與人類士兵統一編組,與各種陸地、空中、海上作戰平臺和感測器互聯互通,聯合遂行作戰任務。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類似這種新型編組和體制的戰鬥模式必將對未來戰爭産生革命性影響。

  戰場過起“網路生活”

  物聯網技術真正實現了戰場隨“心”而動,戰場上的情況發生即發現。軍事物聯網在現代戰場應用廣泛,既可用於戰場感知,又能用於智慧控制,還可用於精確保障等,真可謂是“可攻可守”,讓整個戰場過起了先進的“網路生活”。

  不只是單純的“網路生活”,物聯網技術更是對網路安全與網路戰産生重大影響。當今世界網路空間爭奪日趨激烈,網路戰正從虛擬步入現實,物聯網的引入使得軟對抗與硬殺傷交織出現。軍事物聯網的出現,將極大拓展網路空間的應用範圍,各種相互連接的武器裝備、傳感設備等設施也將完全暴露在網路攻擊中,基於軍事物聯網的“制網權”爭奪也將更加激烈。

  在資訊化戰場上,軍事資訊網與軍事物聯網融為一體,為資訊獲取與處理提供了嶄新的手段,從而使戰場物質能量精確釋放成為可能。在後勤保障方面,軍事物聯網的應用可以將大量的人力資源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開啟了軍隊的智慧“網上”生活。據統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裝備存儲倉庫智慧管理,原來需要十幾人忙活一整天的工作,現在只要2名戰士不一會兒就可以輕鬆“搞定”。

  當然物聯網應用於軍事攻擊將發揮更大的作戰效能,可以通過物聯網入侵武器裝備系統,實現對武器裝備的直接操控。軍事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能將直接對敵方指揮控制系統、通信樞紐、武器平臺、基礎設施甚至天基系統等關鍵節點的裝備設施進行控制,實現拒絕執行指令、喪失功能或作戰能力等攻擊效果。可以想像,未來的戰場將更透明,行動更智慧,保障更精確,管控更安全。

  物聯網新概念催生新應用

  美國軍方對感測器網路給予了高度重視,把感測器網路作為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各種創新型物聯網平臺層出不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軍先後開展了收集戰場資訊的“智慧微塵”系統、遠端監視戰場環境的“倫巴斯”系統、偵聽武器平臺運動的“沙地直線”、專門偵收電磁信號的“狼群”系統等一系列軍事感測器網路系統的研究與應用。例如“智慧微塵”系統,探測元件只有沙粒大小,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以實現資訊收集、處理和發送等全部功能。

  到伊拉克戰爭時,軍事物聯網終於登上現代戰爭舞臺。時任美軍中央戰區指揮官湯米·菲利克斯命令,任何進入其所轄戰區的物資必須貼有RFID標簽,這樣就毫不費力地得到了一張戰場動態物流全景圖。按照這張全景圖調配部署,後勤補給可以更快、更精確,大大縮短了美軍的平均後勤補給時間,極大提高了後勤物資保障的效率。

  繼美國之後,日本、英國、義大利、巴西等國家和軍隊也對無線感測器網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展開了無線感測器網路軍事應用領域的研究工作。以色列軍方于2005年開始採用RFID技術來管理軍隊後勤供應,並嘗試採用RFID技術來儲存、管理軍事物資。目前得到較大應用和發展的包括:戰場戰術無人感知系統、“裝備卡”識別系統、電子資訊標簽系統、單兵電子生命監測系統、無人執行器系統等。可以説,各種創新性突破對未來軍事應用必將産生重大影響。

  從貼上電子標簽、裝上感知系統的那一刻,原本靜默的裝備就成了一個有機生命體,而軍事物聯網就構成了武器裝備的“智慧生活圈”。不難想像,由軍事物聯網組成的“天羅地網”,必將對未來戰爭格局或對戰爭制勝機理産生重大影響。

  (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