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扶貧潤澤四方

  • 發佈時間:2014-10-21 00:29:5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10月17日--中國首個"扶貧日",扶貧日論壇上,央行行長助理郭慶平總結了金融扶貧四個方面的成效。我們欣喜地看到,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代表,用公益慈善的思維撬動了全社會的資源,啟發和帶動了整個中國的公益産業鏈。而在踐行金融扶貧的道路上,農業銀行民生銀行、包商銀行都成為優秀典範

  2005年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並組織的“扶貧中國行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作為首家共同發起單位,中國民生銀行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3100萬元,設立“民生教育扶貧基金”,用於幫助6000多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並修建50所民生學校。時任民生銀行行長的董文標提出:要沿著長征、革命老區的路線建設民生小學。

  斗轉星移,時光已過去近10個年頭。2014年10月17日成為中國首個扶貧日,當年中國民生銀行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的3100萬元已經成為一個光輝的起點。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利也只能用“激動”兩個字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民生銀行做的這件事情,會給社會留下思考,給人們更多的啟發,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踏著民生開拓出來的道路,走得更遠,做得更大。”李利在總結民生銀行發起的“扶貧中國行”活動時這樣評價,民生銀行用經營公益慈善的思維搭建了一個非常具有創意的平臺,撬動和整合了全社會的資源,啟發和帶動了整個中國的公益産業鏈,影響的是未來中國最有希望的中堅力量。

  民生首發的旗幟已經樹立了起來,我們欣喜地看到:放大的效應還在不斷顯現。

  2014年10月17日——中國首個“扶貧日”。10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在首屆“10·17論壇”上總結了金融扶貧四個方面的成效。第一是貧困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現在縣級的銀行業機構和保險機構有比較充分的布點,服務也比較週到。鄉鎮一級大部分都有銀行網點,沒有銀行網點的鄉鎮在2012年已經實現了基本金融服務全覆蓋。第二是金融産品和服務的方式日益豐富。第三是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逐步地完善。2014年6月末,832個貧困縣已經擺放了銀行的自助設備,累計建立信用檔案4076萬戶,其中有2563萬戶已經評定了信用等級。第四是金融扶持開發的力度在不斷擴大。截至今年6月末,14個連片的特困地區832個貧困縣,貸款增長率是22.6%,高於全國平均增速8.5個百分點,另外832個貧困縣的股權融資上半年為42.6億元,增加了24.6%。扶貧貼息貸款的政策落實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而就在10月15日,首個“扶貧日”到來之前,為進一步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和中國農業銀行在北京簽署了“金融扶貧合作協議”。農行將創新發展免抵押、免擔保的扶貧小額信貸,每年向貧困地區新增貸款投放將不低於1000億元,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貸款餘額翻番。

  根據協議,國務院扶貧辦和農業銀行將把解決貧困地區、貧困戶貸款困難,作為幫助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關鍵一招。以市場化運作推動金融扶貧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支援貧困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特色旅遊資源開發和重點民生工程。在普惠金融的基礎上,農行將採取特惠金融政策措施,努力讓建檔立卡貧困戶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能致富。

  據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農業銀行制定了金融扶貧10條措施。2011年以來,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布放電子機具17萬台,基本實現了對具備通信網路條件貧困村的金融服務全覆蓋;在國家級和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累計投放貸款1.7萬億元,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累計投放貸款近8000億元,有力支援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而在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中,民生銀行也開創出一條獨特的新路。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説過:“民生銀行的社會責任不是為了慈善而慈善,為了公益而公益,也不是臨時擠出資金來搞公益行為,而是制度化、系統化、科學化管理的自覺行為。”

  為了規範持久地履行社會責任,2008年11月,民生銀行成立了中國銀行業第一個公開承諾固定比例的公益基金——“中國民生銀行公益捐贈基金”,基金第一階段的運作時間為2008-2013年。期間,每年將稅前利潤的0.8%-1.2%作為公益捐贈基金。

  而民生銀行持續推廣的“資訊扶貧模式”更是惠及了數不勝數的農民。民生銀行201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3全年民生銀行共幫助全國10個省13個縣市播出了農産品資訊扶貧免費廣告,推銷27億多公斤滯銷農産品。8年來累計幫助全國28個省397個縣市推銷673多億公斤滯銷農産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著網際網路金融與城鎮化腳步齊頭並進,便捷的扶貧參與方式和高效的資訊傳播通道,會使“隨手做扶貧”成為可行,網際網路思維下的金融扶貧新模式正在推動全民扶貧時代的到來。包商銀行借鑒網際網路思維,整合人、財、物,政府、企業、個人等多方社會資源,探索出具有商業可持續性的“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相結合的金融扶貧模式。這種將分散的資金與社會O2O模式將增強貧困地區的金融和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扶貧的社會效益。

  數據顯示,包商銀行小馬bank自今年6月上線以來,在江西、內蒙古等地共扶持了近百戶急需資金週轉的人,金額從1萬-30萬元不等。500萬元貸款給大企業不過是錦上添花、九牛一毛,但對於急需用錢的農民來説,卻是雪中送炭的及時雨。

  據了解,早在2012年8月,包商銀行就開啟扶貧計劃,向友成基金會捐贈350萬元,用於在7個貧困縣共同搭建“包商友成志願者驛站”,通過發揮自身的微型金融技術,包商銀行將金融業務優勢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定點幫扶7個國家級貧困縣進行扶貧開發。扶貧途徑包括線下和線上。“線下平臺”就是包商銀行公益基金會與友成基金會共同在7個定點扶貧縣共同搭建的“包商友成扶貧志願者驛站”。而“線上平臺”就是通過小馬bank平臺,使投資者和有資金需求的貧困戶無縫對接。

  (相關報道詳見06版)圖為中國農業銀行“三農”服務小分隊深入山區為瑤民提供金融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