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陰南孔莊村:秀美山村景如畫

  • 發佈時間:2014-10-20 11:32:15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孔莊村靜謐的農家小院。(本報記者 張源源 攝)

  南孔莊村雅致的文化墻成為一景。

  南孔莊村是個典型的小山村,位於平陰縣孝直鎮,是以孔命名的村莊。據《孔氏家譜》記載,清康熙年間,孔氏遷此定居,取名孔家莊,後稱孔莊,1980年普查中更名為南孔莊。2004年村子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從老村搬遷至新址。村子北面靠山,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近日記者走進村莊,只見街道隨地勢起伏,站在一頭望向遠方,看到路面一路向上延伸,時值秋陽正好,路兩旁茂密的泡桐、梧桐依然青翠,村內碩大的柳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路面上樹影婆娑,村莊環境整潔,一座座整齊的二層小樓房掩映在綠樹叢中,錯落有致。

  新居院內生活更舒心

  玉米剛剛收穫結束,金黃色的玉米粒曬在村內的空地上,黃澄澄一片,村莊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村內建設井井有條,路面全部已經硬化、家家戶戶是二層小樓,白色的墻壁粉刷一新,一幅幅清新的山水畫躍上路兩旁的文化墻,為村莊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過去老村的房子都是石頭壘的,現在房子不僅漂亮,還很實用,都在門前院的一側設計了一道拱門,穿過拱門就是畜牧區,老百姓可以在這養雞、養豬。”村民説,記者走進一戶人家,整潔的庭院砌著水泥花壇,星星點點的花草長的正旺,二層小樓建築面積140多平米,二樓外面還有個大平臺,可以曬糧食、乘涼、看風景,院子一側的拱門內可以種菜、可以養雞,保持了村民原有的生活習慣,住在這裡格外愜意。

  山林資源促增收

  村委會出門右拐,向北望去,山峰綿延不斷,溫柔地擁抱著這個小山村。沿著盤旋的山路乘車可以直達山頂,一路茂盛的松柏隨風搖動,石榴樹、柿子樹自然生長,散發著山野魅力。這座山名叫尤寨山,屬於村集體所有,山林池塘交相呼應,山腳村莊在松柏間掩映成趣,別有一番風景。據傳隋末農民起義軍頭領尤俊達曾在此山築寨,佔山為王而得名尤寨山。山有名氣,生態並沒有被破壞。如今,山上搞了集生態經濟和旅遊休閒為一體的項目,在山坡上散養土雞,日産無公害“尤寨山”牌山雞蛋4萬餘枚。舊的村莊年久失修,居住條件較差,村莊統一規劃用地,實施了整體搬遷,村民們搬到了居住條件更好的二層小樓上,原村址建設成為“農家樂”式旅遊景點。山區的閒置資源被盤活了,成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尤寨山正以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度假為一體的新景區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基礎設施建設顯成效

  南孔莊村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村內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爭創“美麗鄉村”。村內道路已全部硬化完畢,種植了4萬多株苗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每條街道都放置了垃圾桶,安排了2名保潔員,房前屋後不再堆放柴草和垃圾,統一集中在村外的堆放點,既清潔了村內環境,又消滅了火災隱患,環境臟亂差問題很快得到了改善,村莊變得更加明亮、整潔。

  南孔莊村內的絕大多數年輕勞動力都外出,五六十以上的老人留守在村裏,60歲以上人口占全村人口的一半,面臨著村莊空心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由於年事較高的老人種地體力有限,村莊與濟南富翔集團簽訂了流轉合同,流轉出600—700畝,村民在收著租金的同時可以在土地上打工,每人每天收入60元左右,每人平均月收入可達到1800元。曾經的老村經過復墾,村內又凈增了160多畝土地,下一步,村莊的耕地、1600多畝山地將全部流轉給企業進行統一規劃,用於林果種植和生態旅遊等産業。

  村內還將建設一個高標準敬老院,明年春天開工建設。給老人將享受到週全的服務、舒心的生活環境,解決外出打工村民難以回鄉照顧老人的問題。敬老院內設置30個床位,能夠負責老年人吃飯、娛樂、交友、休息等方方面面,讓老人生活更方便,心情更開朗。“有這樣一個機構,老人們既可以白天來吃飯、娛樂,晚上回家住,也可以長期託管在這,讓外出打工的村民心裏更放心了。”村莊負責人説。

  百姓生活富裕了,村子不忘進行鄉風建設。在農閒時期,請專家來給村民講解傳統道德等方面的課程,倡導善行義舉。同時抓好四德建設,評選出了家庭榜樣。如今,村民鄰里和諧、鄉風規範,處處洋溢著溫馨獨特的“南孔莊氣息”。(本報記者 周曆 通訊員 陳芳 張延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