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水稻良繁項目激發三方力量

  • 發佈時間:2014-10-20 09:29:4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艷玲

  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良種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設項目》實施以來,農民、企業和種子管理部門三方力量在項目中得到有機組合,形成了“1+1+1>3”的優化模式。

  2011年,四川省仲衍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仲衍種業)承擔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專項“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及加工基地”項目。隨著項目不斷推進,農戶、企業、當地政府三方力量被激發,三年過去,項目實施進入尾聲,社會經濟效益凸顯。

  農戶:制種每畝增收千余元

  “拋開各項成本,今年制種收入超過10萬元。”四川省邛崍市金鵝村的李紹林是當地制種大戶,已經為仲衍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制種多年,面積從幾畝開始,現在發展到近百畝了。

  30多歲的李紹林是留在村裏為數不多的年輕人。“大田不掙錢,村裏很多人都出門務工了。”李紹林告訴記者,與大田生産比起來,水稻制種收益不錯,要比大田生産高出不少。

  賬算清楚了,李紹林安心制種,還陸續流轉了同村的土地,制種面積越來越大。“今年制種田畝産250多斤,每斤收購價12元,畝收入超過3000元,而大田的産值一般就在1500元左右。”李紹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與李紹林相比,65歲的萬在林雖然制種面積只有4畝,但精耕細作,制種多年,産量也高。“兒子出去務工了,我和老伴兒在家制種,收入不錯。”萬在林告訴記者。

  據仲衍種業董事、行政項目總監劉德銀介紹,項目直接帶動良種生産繁育基地5000畝,涉及約270戶農戶。農戶通過制種,戶均可增收1437.6元。

  企業:繁育加工能力大為增強

  仲衍種業所承擔的水稻繁育項目總投資933.56萬元,資金來源為國家財政資金和公司自籌兩部分,其中中央財政資金49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196萬元,是中央財政資金的40%,省、市、縣財政配套比例為8:1:1,另公司自籌247.6萬元。

  項目資金的投入使得仲衍種業在生産、儲藏、加工等環節都有直接的改變。2011年,仲衍種業制種面積為3.13萬畝,水稻種子産量為456.5公斤。

  隨著項目的實施,其水稻繁育能力大為增強。2012年,仲衍種業制種面積大幅度增加,制種面積和種子産量分別提升到4.45萬畝和916.06公斤。

  不止如此,隨著常溫庫、種子晾曬棚等生産性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製冷設備、加工設備的購置,仲衍種業的種子加工能力大幅度提升,逐漸形成了年加工優質種子1600萬公斤的流水線。

  “自動、智慧的加工線使得種子的商品性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體現在種子的凈度、色澤、包裝能力等方面。”劉德銀介紹,除此之外,利用項目資金購入的先進分子檢驗儀器,使公司的檢測能力有了質的提升。“以前若要檢驗種子純度,需要將種子送到海南鑒定,至少得等100天,現在自己很快就能得出檢驗結果。”劉德銀告訴記者。

  基礎得到夯實,仲衍種業發展規劃更加清晰。據了解,仲衍種業將不斷構建與完善商業化育種體系,針對西南及長江中下游市場、東南亞及非洲市場,在産品研發和品種聚合上下功夫。

  種子管理部門:高端種業引領産業升級

  近年來,四川立足於抓當前服務生産、謀長遠支撐發展,集中力量紮實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跨越。

  雜交水稻優勢産區成都市更是將高端種業作為其産業倍增計劃的著力點之一。目前,成都已在邛崍、崇州等區(市)縣集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出口備案基地和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核心基地,基地面積達9.5萬畝,全年生産雜交水稻種子2100萬公斤。

  “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為邛崍市種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邛崍市種子管理站負責人劉雙全介紹,近年來,邛崍種業發展迅猛,目前水稻制種面積在2萬畝左右,小麥制種0.5萬畝,2013年被農業部確認為第一批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

  “企業是種業發展的主體。”四川省種子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種子企業積極爭取到項目資金後,種子繁育生産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再加上當地政府在政策、技術上的支援,是四川種業發展駛上快車道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四川省種業政策支撐體系初步形成。2012年,四川省級財政新增種業提升工程專項資金2500萬元,並整合新增1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新增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工程等項目,主要用於開展種子生産基地建設、新品種區試試驗、種子品質監管、救災備荒種貯備等方面工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