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紅利釋放 企業業績“飄紅”

  • 發佈時間:2014-10-20 05:59: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目前已發佈業績預告和正式公佈三季報的上市公司業績中可以看到,今年三季報整體業績保持同比增長已是大概率事件。業績景氣回升,是對經濟環境逐步改善的反映,其提升動力則來自於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

  剛剛公佈的我國9月份外貿出口、新增貸款等多項經濟數據指標超預期,經濟回暖跡象明顯。同樣,從眼下資本市場最熱鬧的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預告報表中也能反映出來。

  逾六成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10月18日,在1532家發佈業績預告和正式公佈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有940家企業業績“報喜”,佔比高達61.36%。具體來看,略增397家、預增310家、續盈135家以及扭虧98家。

  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景氣回升實際是對經濟環境逐步改善的反映。雖然目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經濟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但“中國經濟暫別年內最壞時刻”的説法正在被資本市場明顯向好的三季度業績潮所印證。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説,今年以來宏觀調控逐漸轉向多種“微刺激”政策,有效保證了財政政策積極、貨幣政策較為穩健,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宏觀經濟狀況有一定好轉,為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受到行業整合以及國企改革等一系列影響,資産的不斷注入也有助業績提升。

  如果按照預告凈利潤增幅的算術平均值統計,在剔除今年“報喜”的940家上市公司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後,今年“報喜”的上市公司前3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8.19%,較這些公司中報10.22%的凈利潤增速也有所提升。雖然仍有10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將在10月末集中披露三季報,“報喜”比例可能會略微下調,但今年三季報整體業績保持同比增長已是大概率事件。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發展動力

  對於上市公司來説,宏觀經濟冷暖變化將直接影響其經營表現,從三季度業績提升的行業和板塊看,均與今年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調控政策密切相關,業績提升動力無疑來自於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

  整體看,今年資本市場得到的最直接動力,當數5月9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為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搭建起頂層設計,加快拓寬了企業和個人投融資渠道。

  與此同時,在實體經濟發展最需要的資金面上,央行有針對性地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促使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實現合理增長,包括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向5大商業銀行開展SLF(常設借貸便利)操作,並下調正回購利率等。適度的貨幣政策釋放了流動性,為有效穩定信貸投放規模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了支撐。

  再看9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1.1%,與上月持平,表明我國製造業總體上仍然延續擴張態勢,需求有所改善,這些都與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走高存在相當程度的正相關。

  新興産業業績靚麗

  在行業和板塊上,三季度的業績亮點仍然出現在以經濟活動重組功能(資訊技術等)和社會福利功能(醫療和環保等)為主的新興産業領域,這正是國家政策密集支援地帶。事實上,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以及推進産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以通信科技、醫藥生物等行業為代表的新興領域已經成為引領經濟平穩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數據顯示,三季報業績預告預喜公司也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産業中。

  “此類新興産業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導向,在資金以及訂單方面比較容易獲得政策支援,這是相關概念板塊及個股持續大漲、尤其是三季報預告向好的主要原因。”信達證券宏觀行業分析師胡佳妮分析説。

  “目前來看,新興産業仍處於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發展初期’,大多是相關政策的強力推動以帶動整個産業的快速發展。”大同證券分析師付永翀同時提醒,新興産業需要制定未來産業發展的有序規劃並明晰發展邏輯,才有可能在日後激烈的競爭中,從前期的政策推動逐步過渡到依靠産業內部自發的競爭動力。

  傳統産業仍持續低迷

  與新興産業的靚麗業績不同,採掘、鋼鐵等傳統産業的業績持續“報憂”,兩極分化格局明顯。以發佈三季報預告的30家採掘企業為例,“報憂”比例高達73.33%。受産能過剩、經濟低迷導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煤炭、鋼鐵等産品價格出現持續下挫,尤其是近期鐵礦石價格遭遇暴跌,進一步拖累了鋼價的走勢。

  在財富證券分析師李朝宇看來,採掘、鋼鐵等傳統行業仍然慘澹,這與黃金、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持續走低有關。他向記者坦言,目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仍然沒有走出需求低谷,這使上游産業的價格低迷,因此影響了這些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業績。

  “要想快速擺脫此類困境,在需求減弱的情況下,若只是消化原有的過剩産能依然存在很大困難,只能進行産業內部的積極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淘汰落後産能,行業內部資源不斷進行積極整合。”與此同時,付永翀建議,需要在整體層面上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行業的並購重組步伐。

  目前,中國正處在“三期”疊加階段,不管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産業的上市公司均面臨一定挑戰。李朝宇認為,從上市公司微觀層面看,中國經濟發展新方式漸有雛形,但在産業層面有良好成績的同時,在制度層面、環境建設層面、甚至金融融資環境、專利市場建設層面都需要相應跟進,否則仍然會出現基礎環境不能支撐新興産業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掣肘新興産業的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