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間智庫求發展 小機構大平臺成為新目標

  • 發佈時間:2014-10-18 19:2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10月18日消息(記者丁玲娜 實習記者趙煦)據經濟之聲報道,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今天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第二屆理事會會議。會議經過各項程式,表決産生了第二屆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和理事,並通過了新的章程。

  2009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機。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威脅論、中國掠奪資源論等誤解層出不窮。國內學者意識到擴大與國外的交流,掌握話語權的重要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間智庫——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成立了。國經中心成立成立伊始,就因為大量的學者、豐富的資源、豪華的陣容被稱為“中國最高級別智庫”。國經中心執行副理事長魏禮群向所有會員做了工作報告,回顧了五年的工作經驗:“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著力做好研究、諮詢、交流和資訊工作,努力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高品質的智力支援.在建設高水準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重大課題中既有發展問題,也有改革問題;既有國內問題,也有國際問題。”

  在取得成果的同時,我國的民間智庫發展也存在著問題。在此次的換屆會議上,理事長曾培炎提出了把小機構做成大平臺,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加快建設高水準和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與交流合作平臺。對此,秘書長張大衛坦言,現在的智庫,離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怎麼樣在我們的平臺上更多地聚集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使我們的智庫真正做到“高水準、高品質、有國際影響力”?影響力在擴大、思想産品也在輸出,但是“高品質、高水準”我們還需要努力。”

  今年對於中國經濟來説也是較為特殊的一年。房地産政策的調整、證券股票市場的變化都牽動著人們的心。甚至有人認為,今年是中國經濟“寒冬”的一年。而作為民間智庫秘書長的張大衛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個機遇:“中國經濟形勢現在確實面臨比較複雜的局面。一個是國際經濟大背景比較複雜,哪一個國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第二呢中國面臨的一些結構性週期性的問題也在顯現。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深度進行轉型調整還是一個機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