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以基金運作方式助力小微企業

  • 發佈時間:2014-10-17 19:31:3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近日,北京市第七批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又新增7家參股創投機構,預計將再撬動社會資本10億元投入小微企業。至此,北京財政自2008年支援設立該項引導基金以來,規模已達到9.2億元,先後與國內創業投資機構共同出資設立了24家參股創投企業,協議出資金額近40億元,累計投資89家創業期科技型、創新型小微企業,財政資金效應放大近4倍。

  近幾年,伴隨著首都落實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定位和加快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小微企業已經成為首都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活躍市場、在穩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生力軍。但在小微企業起步創業階段,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成長中最大的煩惱。為此,北京財政從準確把握政府、市場、企業三方面關係入手,將以往的補貼、優惠、獎勵等直接介入的支援方式和干預手段,轉變為符合市場運作規則和企業成長規律的基金投資,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共同助力小微企業成長。作為國內首創的省市級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扶小助微”中凸顯出了“杠桿撬動、投向引導、滾動迴圈、專業監管”四大功能和亮點。

  杠桿撬動,以“小基金”引導“大資本”。北京財政嚴格遵循市場規律,注重發揮合作創業投資機構專業化管理優勢,從引導基金的設立原則、政策目標、運作模式、監管體系及退出方式等方面精心搞好制度設計。財政在基金實際運作中,不追求成為第一大股東,將出資規模一直控制在20%至30%之間,堅持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引導社會資本跟進投入。這一“杠桿撬動”的理念和模式,得到了國內創業投資行業的高度認同和積極響應,申報與引導基金合作的創業投資機構超過150家。財政“小基金”吸引眾多有實力的“大資本”加盟合作,頻頻向小微企業伸出“橄欖枝”,屢屢為小微企業救急難,有力增強了小微企業創業闖市場的實力、信心和激情。

  投向引導,以“中小微”助力“高精尖”。引導基金注重通過讓利政策和政府服務來引導社會資本的投資方向,吸引資金投資于小微企業處於初創期、早中期等市場容易失靈的領域,尤其是與落實首都城市定位、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首都戰略、國家戰略相結合,推動“中小微”企業在打造“高精尖”首都經濟結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引導基金所投資的89個項目中,支援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生物與醫藥、新材料、高端製造、文化創意等戰略新興産業項目75個,佔84%。通過投資引導,世紀瑞爾、壹人壹本、麒麟網、龍文教育、東田造型等一批搭乘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雙輪驅動”快車的小微企業迅速成長,成為行業排頭兵,吸引了一大批小微企業主動向“高精尖”方向轉型和邁進。

  滾動迴圈,以“蓄水池”保障“再投入”。引導基金經過科學設計和嚴密論證,積極探索並成功建立了財政資金滾動迴圈模式,已從9個參股創業投資公司退出資金1.9億元,退出的資金全部回撥至引導基金專戶,繼續用於對小微企業的再投資。同時,引導基金約3700萬元的利息收入,也滾動計入引導基金資金池。在滾動模式下,財政資金每3—5年進行一次迴圈,實現了財政資金杠桿效應的再放大。據統計,僅引導基金參股創投企業之一、北京啟迪明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再投入方式所投資的14個項目,就使小微企業就業人數增加2136人,增幅為123%;企業總資産增加20.9億元,增幅為223%;銷售收入增加9.9億元,增幅為132%;利潤增加9025萬元,增幅為71.6%。

  專業監管,以“零失誤”增添“正能量”。北京市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北京市中小企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通過公開徵集、機構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政府決策流程等嚴格審核創投機構資質,優選合作創投機構。委託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作為政府出資代表,與合作創投機構簽訂投資人協議,履行股東職責,並作為引導基金日常管理機構,負責股權管理、投資管理等事項。在引導基金運作過程中,建立了每月重要資訊報告和重大事項審議決策制度,通過設立銀行專戶和監管賬戶規範資金撥付,引導基金始終享有優先退出權和一票否決權,並根據合作創投機構的出資和投資情況進行結構調整,從制度上約束出資和投資行為,有效防範了資金安全風險。

  據悉,北京財政正以“政策整合、資源整合、資金統籌”的方式,積極推動設立新的北京市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該基金擬由創業引導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債權融資基金、融資擔保基金等多支基金組成,將為財政助力小微企業成長再添新的政策性工具和融資扶持“利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