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境內的錢比境外貴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0-17 17:03:3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劉錚、李延霞)來自境外的25.5億元人民幣貸款,一個月前打到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的賬上,這是上港集團今年以來的第四筆境外融資。
“境外融資的綜合成本約4.91%,比境內基準利率低100多個基點(1個多百分點)。僅利息開支一項,每年可以節省約1.8億元。”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的話,讓備受融資貴困擾的國內大部分企業家們羨慕。
江蘇丹陽雙儀光學器材公司總經理馬雲燕告訴記者,中小企業很難享受到基準利率,一般企業從銀行拿到貸款的實際年息在10%甚至更高,有的用民間融資最高月息達到四分。
7%出頭的利率就能使得負債10年翻番,國內中小企業10%甚至更高的實際融資成本,與不到一半甚至更低的國外融資成本相對照,形成了巨大反差。
“只有資金能夠自由流動,才能國內外一個價格。所以問題直接成因在於,中國國際收支項目下資本項目沒有開放。”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分析指出,由於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不可兌換,除試點的上海自貿區外,境內企業無法從境外融資,而且上海自貿區境外融資只能借人民幣,如果借美元可以更便宜。
目前,歐美國家為支援經濟恢復增長,普遍採取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長時間實行量化寬鬆,歐洲央行甚至在推行負利率政策。作為成熟經濟體,歐美早已告別了投資驅動的發展階段。而國內廣義貨幣供應量已兩倍于經濟總量,正在經歷去産能、去杠桿的轉型,只能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
“分析中國融資貴,不能不看到,産能嚴重過剩使得風險提高,銀行由此提高了風險溢價,貸款普遍在基準利率基礎上進一步上浮。”曹遠征直言。
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擴大了0.6個百分點。PPI已連續32個月負增長,企業經營風險的確在上升。
“風險上升—利率走高—風險進一步上升—利率進一步走高”的惡性迴圈如何破除?國家已採取定向降準、小微企業貸款“兩個不低於”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需要更為開闊的思路和更為綜合性的措施,特別是要靠深化改革來突破。
“緩解融資貴問題,最好是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結合。國家重點支援的領域,可以加強政策性金融的支援,比如採取財政貼息等辦法。”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建議。
曹遠征認為,要加大清理過剩産能力度,這是從源頭上解決經濟風險大、貸款風險溢價高的根本辦法。不然,一些“僵屍企業”仍然佔據信貸資源,相關企業還在進行無效生産。淘汰過剩産能,銀行需要做好準備,承受一定的壞賬損失。
緩解融資貴問題,就要改變“大銀行服務大體企業”的銀行業格局,改變企業主要靠從銀行貸款、過於依賴間接融資的融資格局。
“服務小微企業,需要發展眾多民營中小銀行。指望大銀行彎下腰來一心服務小微,不太現實。應當大力發展民營中小銀行,中小銀行會以服務小微為安身立命之本。”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民營銀行今年雖然有所突破,但與實際需求相比,推進力度應當更大,進度應當更快。
相比銀行貸款而言,直接融資成本更低,緩解融資貴離不開直接融資的發展。
“要通過資本市場發展,為小微企業補充資本,這才是上策。”曹遠征建議,儘快出臺小微企業股權投資和交易的相關政策,加快創業板、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市場的發展,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寬廣的路徑和較低的成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