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住“快錢”誘惑 專心發展實業
- 發佈時間:2014-10-17 03:36:02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日報記者 顧春
房地産業遭遇“寒冬”以來,在不少地方,企業深陷資金泥淖,經濟上行壓力較大。然而,浙江的山區縣新昌卻處變不驚:225家規模以上企業,沒有一家發生資金鏈風險,不良資産率不到0.5%;研發經費佔GDP的3.82%,新産品産值率50.3%,居全省第二;發明專利每人平均擁有量全省第一。奇跡是如何發生的?關鍵是新昌人能夠抵住“快錢”誘惑,專心發展實業。
在土地財政飄紅的那些年,新昌政府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始終支援企業發展實體經濟,從不鼓勵企業競拍土地,還把城區價值7億多元的商住土地建成500畝科創核心區。多年來,新昌的企業把心思全放在實業上。龍頭企業“浙江醫藥”,20多年來沒有投資過一筆房産,去年10億元利潤,全部來自主産業。這使得當地房價一直低於鄰縣,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也為此減少,但製造業卻枝繁葉茂。
“我們4個人,拿著50萬元起步,沒一個人去跟政府打過交道。科技局發現我們是個苗子企業,就主動到府,一指導我們才明白,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需要認證3年。沒有他們幫助,高新技術企業稱號起碼晚3年!”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康平充滿感激:“我們可以享受高新企業退稅,這也是政府主動通知的!為了熟悉軟體企業退稅業務,政府稅務部門還專門去杭州學習。”據了解,很多地方取消了高新企業所得稅減免,新昌卻堅持不含糊。每年免稅3個多億元,相當於1/10地方財政收入。
專注實業後,企業發現“風景這邊獨好”。專注于製冷産品研製的三花集團轉型升級後,每年都有30%以上增長。“只要立足主業,市場機會就能不斷出現,産業生命力一直旺盛。”三花控股集團總裁張亞波説。“新昌創業氛圍好,企業家聚在一起,就是探討實體經濟。”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説,企業之間,不比規模、享受,而是比創新,比實驗室,比人才,比國際化收購兼併。
企業的猛進帶來公共平臺不斷出現:軸承機械監測中心是國家機械總局在縣市設立的第一家,財政投資4000萬元,光今年就監測了2800多批;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投入2億元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監測平臺還向社會開放;眼下,工業設計院、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與發展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正在加緊引進……
這樣一批冷對“快錢”誘惑、耐得住寂寞的企業家,促成了新昌縣工業經濟質的提升。“浙江醫藥”去年獲浙江科技創新能力百強企業第一位;今年以來,新昌申請發明專利量全省居首;近兩年來,至少7家企業推進海外並購重組,涉及交易金額超過28億元,現在境外研發機構已設9家,一步進入全球産業鏈最頂端。
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新昌的企業不惜血本“搶人才”。“泰坦紡織”引進紹興市首位外籍院士;“三花”董事長騰出價值數千萬元的別墅,讓給美國專家入住;“浙江醫藥”等企業鼓勵員工升學深造,學費全報,還發補貼,每年學費支付上千萬元,讀完後員工“來去自由”。
(原載10月15日《人民日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