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力打造項目建設的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4-10-17 03:35:54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年來,“項目”無疑成為我省經濟發展中最熱的詞彙。

  三年的狠抓不懈,三年的埋頭苦幹,三年的辛勤努力。如今,各地各部門無論是抓項目的意識和力度還是抓項目的成效和氛圍,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長足的進步。

  就今年的“看高不看低”觀摩活動來説,大家的普遍感受是:項目建設亮點紛呈,結構水準明顯提升,氛圍環境更加趨好,空間前景十分廣闊。但同時,大家也清醒地看到,項目建設中還存在不少需要重視的問題,不少好項目也多是停留在“盆景”上,規模不大、鏈條不長,還沒有變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年來儘管項目建設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但在今年項目觀摩活動中,無論是現場觀摩,還是總結交流,大家談成績的少,談問題的多,説明我省項目建設已進入結構調整、轉型發展、換檔升級的關鍵時期。

  問題就是差距,就是努力的方向。對此,全省上下抓項目促發展的勁頭一刻都不能鬆懈、工作一刻都不能停頓。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正確導向、科學理念和創新引領,努力培育壯大戰略新興項目,不斷打造項目建設的“升級版”。

  科學謀劃,創新引領,加大招商,努力促進項目建設提檔升級

  從全國來看,當前經濟運作進入了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態。在這個“新常態”下,轉方式、調結構成為跨越“三期疊加”階段的根本之策。

  從我省近年經濟運作情況來看,實施“3341”項目工程符合省情實際,抓好項目建設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目前,全省必須繼續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以項目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善謀者而後動。加強項目的謀劃儲備工作,是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前提保障。一方面,要圍繞國家微刺激政策謀劃項目,結合“3341”項目工程三大戰略平臺、三大基礎建設和四大産業方向,用足用好國家政策,謀劃儲備一批既符合國家産業導向又對我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推動作用的大項目、好項目。

  另一方面,要圍繞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總體攻堅戰謀劃項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産業、資訊技術、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型煤化工、現代服務業這八個領域既是國家産業政策的鼓勵方向,更是我省實現轉型升級的希望所在。省上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將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提高到1000億元左右,在GDP中佔到13%以上,形成新的增長點。各地要結合實際,謀劃實施一批符合本地發展的新興産業項目,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項目觀摩活動中,大家普遍感到科技含量高、龍頭帶動的科技項目較少。如何通過引導扶持,讓一些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小苗”更快地成長為“參天大樹”,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對此,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科研投入、成果轉化和創新收益的主體,是關鍵一步。同時,省政府有關部門應以企業需求列科技項目,把項目作為産學研結合的紐帶,儘快解決轉化和創新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讓各種創新要素充分活躍起來,形成創新集聚效應,帶動高科技項目發展。

  三年來,招商引資對全省項目建設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這次觀摩的52個項目中,有34個是招商引資項目,佔觀摩項目總數的65%。儘管各地各部門在招商引資上花了精力、下了功夫,也取得了實效,但如何進一步發揮各地區位、資源、産業基礎的比較優勢,如何做好借助外力推動轉方式、調結構,還大有文章可做。

  因此,各地的招商勁頭不能鬆動,更要突出重點。要選擇能夠促進本地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能夠形成産業鏈和集群式發展的國內外競爭實力較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進行招商。突破傳統展會節會招商方式,重點推進區域性定向招商、産業性專業招商、龍頭企業帶動集群化招商等,提高招商的目的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推進改革,創新機制,加大服務,不斷提升開發區承載項目的能力

  開發園區建設是我省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核心載體。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省各級各類開發園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一些開發園區主導産業已形成氣候,對地方區域首位産業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聚集和支撐作用。但從總體上看,我省開發園區建設水準仍然較低,存在著總量不大與層次不高並存、重視不夠與環境不優並存、承載不強與效益不高並存等突出問題。

  對此,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把開發園區建設擺上改革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強化措施辦法、突破瓶頸制約,真正把各類開發園區建設成為深化改革開放的有效依託、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支點、承接産業轉移的重要載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支撐。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開發園區建設要盯緊抓牢優化建設格局、增強産業實力、強化招商引資、完善體制機制“四個重點”,推進改革,創新機制,加大服務,不斷提升開發區承載項目的能力。

  産業是開發園區建設的內核。全省各級開發園區要按照立足主業、形成集群、強化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從自身的産業基礎、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出發,合理確定産業定位,選擇成長性好的戰略産業、特色明顯的首位産業、支撐力強的支柱産業和優勢産業,精心培育,做大做強。

  加大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重要支撐。從今年以來的勢頭看,受國內外大環境的影響,第20屆蘭洽會目前簽約項目落地率為64.9%,資金到位率只有14.5%。必須抓好項目的跟蹤和對接工作,積極適應招商引資新常態和經濟轉型升級新要求,更加突出引“高”、引“新”、引“強”,吸引更多符合各類開發園區産業發展方向的投資項目落地。

  與此同時,要按照“小機構、大服務”的模式,綜合採取授權、委託等方式,承接好相關的行政管理和審批事項,進一步形成科學系統、銜接有序、運轉順暢、快捷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著力提升開發園區的運營管理水準和服務效能。

  簡政放權,務實高效,清正廉潔,著力營造項目建設的良好環境

  當前,我省正面臨著加快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既要適應新常態、使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又要消化底子薄、基礎差、增長動力弱、在全國處於後進位置的矛盾,肩負的任務非常繁重。這個時候必須有一種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和幹勁,有一個積極向上、開明開放、幹事創業、凝心聚力的氛圍和環境。

  這次項目觀摩活動中,大家普遍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不僅有來自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有我們自身發展要素難保障、工作機制不順暢、整體合力不到位等方面的問題。有不少地方反映,有些省直部門對基層的指導和支援不夠,工作效率不高,特別是對一些重大項目審批和上報還存在著拖和慢的現象,依然存在著“中梗阻”的問題。同時,一些重大項目的落地,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徵遷難、用地難、融資難等問題,需要上下齊心合力才能加以解決。

  對此,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對於全省的産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從體制機制上激發活力,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管理和服務水準,凝聚起破解難題、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

  根據觀摩中發現的問題,各地各部門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工作,有針對性地解決投資者提出的意見建議,著力在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準上下功夫。要建立和完善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的困難和問題,在資金融通、土地徵用、環境評估、財政稅收等方面,加強研究分析和協調調度。繼續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提高辦事效率。

  項目觀摩活動收尾,但項目建設不能收場。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堅持創新驅動,謀劃、引進、新建一批集高、大、新于一體的新興産業項目,加快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為努力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