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買線索”立功本來就不能認定立功

  • 發佈時間:2014-10-15 02:31:1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三隻眼

  以不正當手段獲得他人的犯罪線索,然後進行檢舉立功,這顯然違背立功制度設立的初衷。這顯然不能構成立功,相關人員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據媒體報道,湖南衡陽律師鄒某因幫助落馬官員向公安人員購買他人犯罪的立功線索,以使其達到減刑目的,被所在省司法廳吊銷律師執業證書。鄒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近日,其訴訟請求已經遭法院駁回。

  花錢買立功線索求減刑的事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類似事件經常見諸媒體報道,並引起法律界相關意見聚訟紛紜,至今未有定論。

  有學者根本否定立功制度的存在意義,具體理由有:一是與自首制度不同,立功制度是在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之外尋找刑罰的理由,有悖于理論上刑事責任的根據;二是立功制度雖然具有政策上的功利性優點,但是,依靠揭發檢舉與本案毫無關係的另一個犯罪行為,就可以獲得從輕、減輕甚至免除處罰,對被害人不公平。三是立功制度重在獎勵那些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或提供案件重要線索的行為,而不考慮揭發者的悔罪表現,因此,實踐中出現了一些異化現象,如用金錢去買犯罪線索;通過賄賂司法工作人員或脅迫他人獲取犯罪線索。

  不過法律界的主流觀點仍然認為,立功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價值。首先,犯罪嫌疑人願意配合司法機關追訴其他犯罪嫌疑人,表明其人身危險性某種程度上有所減低。其次,立功制度存在的最大理由是其功利價值,即有利於司法機關迅速偵破案件,極大地節約司法成本。在任何時候,犯罪線索對於刑事偵查都是寶貴的“資源”。我們知道,(故意)犯罪具有一定的隱匿性,因此犯罪線索極難獲得,尤其是在封閉型團夥犯罪(走私、販毒、涉黑、涉恐等)中,更是如此。通過鼓勵犯罪嫌疑人相互之間的揭發,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犯罪線索稀缺問題。

  然而,通過非法、不正當手段獲得他人的犯罪線索,然後進行檢舉立功,這顯然違背立功制度設立的初衷。有鋻於此,最高法院于2010年發佈的《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對立功線索來源作出專門規定,其中包括:犯罪分子通過賄買、暴力、脅迫等非法手段獲取他人犯罪線索並“檢舉揭發”的,不能認定為有立功表現。因此,律師鄒某通過賄賂公安人員獲取他人犯罪線索並提供給職務犯罪嫌疑人進行“檢舉”,顯然不能構成立功,而且鄒某等相關人員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事實上,為抑制犯罪人可能進行的投機,並維持刑罰的威懾力,檢舉立功,也只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對某些嚴重犯罪,完全可以不從輕或減輕處罰,但從此類事件也可以看出,立功制度上還應進一步細化。

  □沈海平(法律學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