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成果從誕生起就“面朝”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0-15 01:30:4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本報記者 盛 利

  一項優秀的科技成果,應根據市場需求同時具備技術可行性和市場效益可行性。但過去,大多數科技成果甚至在立項階段就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對接渠道,這一方面直接導致市場無法找到合適的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又使科技成果的應用領域和價值偏窄、偏少,致使成果形成後還需要耗費大量資源開展轉化對接、項目推介等。

  面對上述問題,近年來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成都)服務示範基地,從科技成果“誕生期”的市場化、産業化能力判斷入手,利用成果評價、項目評估等,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在成果評價與科技金融服務結合,以資訊挖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專家智庫資源服務成果轉化等方面不斷做出探索。

  找準科技成果的市場價值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成都)服務示範基地于2012年正式授牌,其主要運營單位成都市科技評估中心,作為全國科技成果評價試點單位之一,在加快基地建設促進成果轉化的實踐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科技評估作用。從成果評價、項目評估入手,推動科技成果推介、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成果轉化對接等工作。

  去年,基地先後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評價41項,成都市科技計劃項目績效考評項目304項,區市縣科技專題評估評審36項。通過科技評估工作“前瞻性”介入,一批科技項目和科技成果實施中、完成後順利實現産業化,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益。如去年完成評估的《成都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關鍵技術整合創新示範推廣》項目實施以來,實現新增出欄優質肉豬456.68萬頭,新增純收益17億元。

  “通過立項評估、預算評估、驗收評審和績效評估等全過程服務,能夠對科技項目的技術先進性、可行性、市場前景、完成情況、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提供全面客觀的評估意見,為委託單位完善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率提供諮詢建議,幫助決策部門及企業更好地推動成果轉化工作。”成都科技評估中心副主任魯立文説,基地建設以來不僅為企業科技成果開展評估服務,還與雙流、新津等成都部分區縣進行成果轉化評估集群服務。

  去年,基地與新津縣科技及財政部門合作,在全年度開展該縣科技計劃項目立項、驗收及科技獎勵評審工作,為該縣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發揮重要促進作用。今年半年,基地又完成成都市天府新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首批16個擬入駐項目評審工作;承接完成43項新津縣2014年科技計劃一般項目評審和16項2011年度新津縣科技成果孵化資金項目及新材料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評審工作。一方面為政府部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項目及企業扶持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撐;另一方面有效地調動了企業參與成果評價的積極性與熱情。

  “精準”資訊挖掘加速成果轉化

  “通過評估,基地自身就擁有了對項目、成果的市場化前景和産業化需求的‘天然判斷優勢’。”魯立文告訴記者,在發揮科技評估力量推動政府、企業促進成果轉化的同時,基地在建設中更形成了以資訊挖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嶄新模式。

  去年,由中心主辦的“195金—技論壇”共組織開展4期,系列活動達18次。活動中推介的100余個項目,均來自於基地在科技評估中,挖掘優秀的企業或科技成果項目。活動中,這批“優選”企業和項目不僅有行業資深專家開展技術專題演講和成果項目展示推介;還可享受現場技術指導和諮詢。作為基地優質項目的展示、投融資對接專屬服務平臺,截至今年上半年該活動已舉辦7屆,受到企業、科技機構機構廣泛追捧。

  在此基礎上,基地又積極探索為企業、投融資機構等提供項目投融資技術風險評估、科技與專利保險險種評估、保險投保、科技保險宣傳培訓諮詢服務、科技投融資諮詢與培訓交流服務、創新基金項目金融貸款服務等。

  去年4月至5月基地先後與成都銀行科技支行、中信銀行及渣打銀行等進行了接洽,與成都銀行科技支行制定了“成都銀行創新基金項目貸款”産品內容,就融資對象、申請條件、融資額度、融資期限、融資利率、擔保方式、流程等進行了擬訂;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建設路路支行初步達成協定,中信銀行擬在“小企業金融”、“創新基金質押融資”、“供應鏈金融”、“政採貸”、“國際貿易融資”等“中信財富階梯”公司銀行業務産品體系的基礎上,為中心及其推薦企業提供高效、便利、低成本、方式靈活的金融服務,滿足其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魯立文表示,以評估資訊挖掘為依託,以科技金融服務、成果推介服務為載體,目前基地已形成了“示範基地立足線下服務,以資訊挖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今年上半年,基地又組織召開“195金—技講壇”系列活動14次,篩選推薦項目70余項,開展對接服務22項;開展天府新區招商引資項目資訊收集,達成天府創新中心入駐意向11項;開展創業大賽項目徵集工作,推薦創業項目28項。

  推出移動“智庫”直面轉化需求

  “在成果轉化中,市場的前景難以捉摸,企業的需求更是千差萬別,這就需要專家的智力資源,為成果轉化提供指引。”魯立文説,在基地建設中,中心除“登門拜訪”近距離了解企業及項目具體情況、提供諮詢意見、搭建融資平臺等。還充分利用擁有近萬名專家的“成都市科技評估專家庫”,建設嶄新的“移動專家諮詢系統”。

  擁有後臺海量數據庫、專家庫,以及移動專家客戶端、企業客戶端等的該系統,可由需求企業直接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線上聯繫行業領域頂尖專家,開展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也可實現企業與企業之間項目、成果供求對接。目前,該終端系統已完成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完成軟體開發,即將完成上線試用。

  “通過前期小範圍專家和企業的試用,逐步完善系統功能,擴大應用推廣範圍。未來,我們將以線上業務推廣和運營為基礎,探索建立線下服務業務,進而結合線上線下的互動渠道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合作,打造O2O的技術諮詢服務模式,讓院校專家的高端智力資源能夠直接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與諮詢服務,切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魯立文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