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風“墻”外吹 動車“墻”內飛

  • 發佈時間:2014-10-15 01:30: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矯 陽

  從烏魯木齊到哈密,自西向東,吐魯番、鄯善等片片綠洲,點綴在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

  煙墩風區、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達坂城風區,使這裡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風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部分區段,年均大於8級大風的天氣達到208天,最大時速60米/秒,相當於17級風,以致既有線列車曾在這裡被大風吹翻。“資料表明,在沒有防風措施的情況下,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列車每年停運達80天左右,需限速運作約260天左右。”蘭新鐵路新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拉有玉説。

  如今,新建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一條時速200公里以上、長710公里的高速鐵路線,已橫亙在這條古絲綢之路上,將於近期開通運營。乘火車從哈密到烏魯木齊,將從6小時壓縮至3小時。

  在大風中高速行駛的動車將怎樣避風?常年處於乾旱大風狀況下的軌道道床板如何避免開裂?軌道上如何減少積沙?“710公里長的新疆段,有防風工程的路段就長達462公里,佔線路總長的65%。這些防風工程技術的運用在我國高速鐵路建設中尚屬首次,規模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歷數這些數字,拉有玉十分自豪。

  9月22日,記者遠赴新疆,探訪了新疆首條高鐵防風工程的建設。

  擋風墻、擋風屏和“防風明洞”,防風“三大法寶”

  乘汽車從烏魯木齊市出發,沿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向著哈密,一路東行。公路旁看到的這條鋼鐵巨龍,忽而橫亙在戈壁中,忽而飛架于河流上,忽而穿梭到公路頂,忽而洞穿進天山裏。

  進入風區,軌道兩側,出現一道鋼筋砼、耐候鋼建結構,約四米高的“擋風墻”,赫然矗立在廣袤的大漠裏,蔚為壯觀。

  “全線345公里的路基,全是這樣的‘擋風墻’。”蘭新鐵路新疆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馬西章説。

  距烏魯木齊東385公里,便到了百里風區著名的魔鬼城。因缺水,這裡方圓幾百公里是一大片無人區。在太陽的強射下,戈壁上的礫石被灼烤得似在冒煙。

  從 “十三間房”出口處,走30多公里的戈壁便道,來到蘭新第二雙線上的十三間房特大橋工地。“這個地方是Ⅴ級風區的核心區域,因線路是東西走向,大橋兩頭被天山夾峙,處於一個巨大的風口,風與橋幾乎垂直。”中鐵四局蘭新二線指揮部黨工委副書記、副經理翁賦勇描述説:“大風刮過來,越野車迎風側的玻璃和漆,瞬間便會碎掉,異常駭人。”

  “這座特大橋的橋梁為槽形梁,並安裝了由不同尺寸的H型鋼柱和開孔波形鋼板組成的擋風屏,十分牢固。”據馬西章後來介紹,全線124座橋梁,均是採用這種方式防風。

  沿線還看見,路基兩傍,有許多用小石子做成的方格,方格內間或有低密的綠植,十分齊整。“這是起固沙作用的。除了這類固定建築形式,我們正在研製機械除沙設備,用以運營後線路除沙。”拉有玉説。

  距十三房特大橋不遠,則是一座由鋼筋砼拼接成的地上隧道。“這是防風明洞,長1.2公里。”順著翁賦勇的手指,記者看到,在這座鋼鐵隧道嚴實地包裹下,軌道路基就像穿了一層厚厚的鎧甲。

  鋼筋混凝土擋風墻、橋樑上的擋風屏,以及“地上隧道”儼然成為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嚴防死守的三大法寶。

  “今年5月,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開啟聯調聯試時,經受住12級大風考驗。”拉有玉説,在防風工程的保護下,11級風下,高速列車可以200—250公里時速運作;13級風下,列車可以120公里時速運作。在百里風區,可能出現的停輪天數將減少到10天左右。

  大風觀測、風洞試驗、數值模擬,尋找設計參數

  鋼筋混凝土擋風墻、橋樑上的擋風屏,以及“地上隧道”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其科學依據是什麼?

  “這條線防風措施的設計原則是,在經濟實用的前提下,做到極端情況停輪、一般情況少停輪少限速、積沙快速清理等。” 鐵道第一勘測設計院蘭新二線設計總體王正邦向記者説。

  設計開始前,鐵一院先後在風區新建19個觀測站,結合已有氣象資料,首次按一定時間內的風速、暫態風速、頻率、地形等指標,把線路所經的風區由低向高分成Ⅰ—Ⅴ區。

  充分掌握大風環境資料後,他們便開始與中南大學、西南交大、蘭州交大等院校一起開展科學研究,通過數值模擬分析、風洞試驗和室內外實驗等手段,開展了路基、橋梁、明洞、接觸網防風及大風預警技術研究,為有關設計參數的選取提供了科學依據。

  比如,他們得出了一個擋風墻合理位置,即為距迎風側線路中心5.7米。為什麼?負責路基專項設計的李鯤對記者解釋説,當這一距離位置為5.7米時,動車組運作的氣動力最小,氣動性能相對最好。此時,接觸網位置的橫風風速也相對較小。

  那麼,在大風下,動車組以時速250公里的高速在大橋上疾駛時,橋、風和車,這三者如何保持一個合理的耦合?

  “改變風向並損耗風能。”對記者的疑問,鐵一院蘭新第二雙線負責橋梁設計的何濤這樣回答,設開孔率,就是損耗風能;而設置擋風屏,則是改變風向,讓風向上下吹。

  孔開多大,擋風屏設多高?經過各種試驗、數值模擬及三維計算,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即開孔率20%,擋風屏高出橋面4米。“ 這樣一種結構,讓吹向列車的橫風減弱,使橋、風和車保持一個合理的耦合,從而保證列車在大風下的安全運營。”何濤説。

  “防風明洞基本上是給軌道建了一座鋼鐵屋,這個結構防風效果最好,只是成本太高,所以只建了1.2公里作為樣本。”王正邦説,通過數值模擬分析及風洞試驗,得到了大風條件下防風明洞內外風壓分佈特徵、風荷載及洞內的風速、風向場,建立了防風明洞的流體力學及結構力學模型。

  高速鐵路的動力是電,取決於空中架設的電氣接觸網。如此,便帶來另一個疑問,除了路基,空中電氣接觸網怎樣防風?

  由於路基擋風墻的作用,把風趕到上邊,加大了接觸網的受風強度,使接觸網防風設計更具挑戰。“接觸網防風就是讓導線的腕臂更有力,更具耐磨性和持久性。”鐵一院蘭新第二雙線副總體、負責接觸網設計的張學武對記者説,在先期研究結果指導下,他們研製出一系列防風手段,比如,僅支柱一項,就採用了滿足大風環境下穩定可靠的H型鋼柱,還有許多國內首創的多項新科技等。

  涂養護劑、包薄膜、蓋棉被,防混凝土開裂

  無砟軌道施工對測量要求精度是千分之六,這樣嚴苛的精度對混凝土的密實度要求非常高。而混凝土開裂一直是困擾建設者的難題,給運營的高速鐵路增加了很大維修量。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新疆獨特氣候的形象寫照。以火焰山聞名的吐魯番地區,早晚溫差經常在20度左右,地面最高溫度可達73度。溫差大、乾旱、多風,這樣的氣候條件,對混凝土品質的要求更加苛刻。

  一句話,混凝土密實度也必須防風。“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解決了混凝土開裂的難題。”説到這些,拉有玉無比自信。

  這個難題是何以解決的?

  為解決晝夜溫差大、大風高溫環境下防止混凝土開裂的技術難題,經過多次精心試驗,給混凝土進行科學配方,得出一個最佳配合比。同時,採用包裹塑膠薄膜、棉被進行養生。

  “曾經最壯觀的場面是,近300家作業隊在弧形鋼防風棚內,進行5次收光抹面後,採用養護劑(膜)、土工布、塑膠薄膜、棉被、篷布多層包裹固定的養護措施,解決混凝土澆築後表面水分蒸發過快、表面易開裂問題。”看著光滑細膩的無砟軌道,中鐵四局蘭新二線四工區經理徐斌這樣告訴記者。

  堅實的擋風墻、密實光滑的無砟軌道板和砼結構,成為蘭新第二雙線新疆段堅不可摧的防風長城。

  可以預想,在新疆這裡乘高鐵,便會有大風在“墻”外怒吼,動車在“墻”內飛馳的景致。不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風光,還是可以在非風區欣賞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