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懸而未決”的新戰略

  • 發佈時間:2014-10-14 01:31:1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期特別關注

  距奧巴馬宣佈美國打擊ISIS的新戰略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儘管國際社會普遍歡迎奧巴馬的新戰略,但該戰略的效果和前景也令世人擔憂,尤其對該戰略能否徹底清除ISIS組織這一毒瘤充滿質疑。那麼,奧巴馬的打擊ISIS新戰略究竟存在哪些不足呢?其究竟能否徹底掃除ISIS組織?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7日發表評論稱,美國的空襲行動甚至未能實現阻止“伊斯蘭國”(ISIS)擴張的最低目標,更不用説“削弱並最終摧毀”該組織了,ISIS極力攻打敘利亞北部重鎮科巴尼就是明證。更有軍事專家擔心,ISIS還將攻佔伊拉克西部的城鎮,並可能對巴格達發動全面襲擊。

  回過頭看,奧巴馬的新戰略欲分3個階段“獵殺ISIS”,即空中打擊、武裝伊拉克安全部隊和消滅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並籌劃建立“反ISIS全球同盟”確保戰略的順利實施。顯然,奧巴馬的新戰略展示了美國欲與ISIS組織死磕到底的決心,但實施起來卻面臨諸多難題,尤其是這場可能會持續數年的軍事行動,更增加了人們對美國重陷“美索不達米亞泥潭”的擔憂。

  不派地面部隊是“戰略瓶頸”

  目前來看,美軍自8月7日開始至今的持續空襲確已有效遏制了ISIS武裝的進攻勢頭,一定程度地扭轉了戰場態勢,並給ISIS武裝以一定程度的殺傷。但由於空襲缺乏地面部隊的有效配合,至今開展的200多次空中打擊,未能徹底將伊拉克境內的ISIS武裝打跨,更沒有收復所有失地,空襲效能發揮有限,只起到了“緩解疼痛的鎮靜劑”的作用。原因就在於以航空兵為代表的垂直打擊力量通常難以實施殲滅性制敵,“點穴式打擊”和“地毯式轟炸”都也難以達到地面部隊“流水灌地”般的作戰效果,尤其是這種“炸了就走”的空中打擊,讓飄忽不定的ISIS武裝很容易躲藏和再生。而奧巴馬的新戰略仍然是“不讓伊拉克土地上再次出現美國陸軍的戰靴”,地面上的伊安全部隊、庫爾德人武裝和部分遜尼派武裝一時半會也沒有能力配合美軍的空中打擊行動。一旦這種情形持續下去,戰場出現膠著狀態,只會有利於ISIS武裝提高戰場生存能力,影響伊拉克的軍心與士氣。

  也許是意識到了單純性空襲的不足,美軍參聯會主席登普西9月16日在參議院作證時表示,如果空襲不能有效打擊ISIS,他將向總統建議向伊拉克派地面部隊。登普西的這番表態震驚國際社會的同時,也使人們對奧巴馬能否堅持不向伊拉克派遣地面戰鬥部隊産生懷疑。儘管奧巴馬9月17日否認這一建議,但“美國正慢慢靠近戰爭”和“奧巴馬將走上布希老路”之類的擔憂日益濃厚。而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內的一些政治家和軍事家也認為,僅僅空襲ISIS,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如果想沉重打擊ISIS,必須考慮派遣地面部隊,要想徹底擊敗ISIS,甚至需要向伊拉克和敘利亞派出2.5萬地面部隊,並提醒奧巴馬如果要實現自己消滅ISIS的承諾,就“需要開始傾聽他的軍事指揮官的建議”。《倫敦旗幟晚報》還譏諷,美軍的空襲甚至還沒有伊拉克軍隊對ISIS的打擊收效大。也許是想離地面更近和打擊更準確一些,美軍近日派出“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加入了空襲行動。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派地面部隊作戰的呼聲,是否派地面部隊打擊ISIS,既是奧巴馬的一大心理糾結,也是他的新戰略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大關鍵。

  無視巴沙爾有“大隱患”

  在奧巴馬的新戰略中,消滅敘利亞境內的ISIS武裝組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新戰略在是否與敘利亞政府開展合作上卻含糊其辭,只是籠統地説要與敘利亞境內的溫和反對派合作打擊ISIS武裝。然而,巴沙爾政府是敘利亞的唯一合法政府,擅自對敘利亞境內的ISIS武裝實施空中打擊,無異於公然侵犯了敘利亞主權,進而嚴重違背國際法。敘利亞也已明確表示,如果美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必須獲得敘政府的授權,“在沒有授權情況下,任何行為都將被視為侵略”。中國和俄羅斯也強調,打擊恐怖組織必須尊重國際法,尊重有關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美國防部表示,美軍9月22日對敘利亞境內ISIS武裝的空襲行動,只是通報了敘利亞政府,並宣稱美方的通報並非為了徵得許可,以表明美國不會與敘利亞政府合作打擊ISIS的堅定態度。顯然,美國打擊敘利亞境內的ISIS武裝,沒有得到敘利亞政府的授權,只是以知會這種方式給巴沙爾政府一個臺階。儘管敘利亞政府對美軍的“入侵”行動並未給立即的回應,並採取了某種程度的默認態度,但隨著空襲行動一步一步地深入,巴沙爾也不會完全無動於衷,勢必要提防美軍採取“摟草打兔子”這一手,對自己實施“斬首”式襲擊。

  實際上,即便巴沙爾不敢與美軍正面相抗衡,也並非只能眼睜睜地坐看美軍在自己的領空如入無人之境和領土上狂轟濫炸,也完全可以通過打擊敘境內的那些溫和派武裝,甚至暗中與ISIS武裝形成某種默契,削弱美軍的空襲效果。而美軍讓最先進的F—22“猛禽”戰鬥機打頭陣,顯然也是對敘利亞的蘇式防空系統有所忌憚。如果這種局面出現,敘利亞局勢將更加混亂,並給ISIS武裝以亂中求生存求發展之機,奧巴馬要徹底摘除ISIS武裝這顆“毒瘤”的心願,恐怕就很難實現。

  反ISIS全球同盟“心率”不齊

  為摘除ISIS武裝這顆“毒瘤”,並防止其“威脅外溢”,奧巴馬的新戰略高度重視同盟的作用,並意欲建立一個“反ISIS全球同盟”。在已構建旨在消滅ISIS組織的“十國核心同盟”(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和土耳其)的基礎上,美國國務卿克裏再赴中東欲將阿拉伯世界拉進“反ISIS全球同盟”。日前,美國務院對外宣佈已有40多個國家願意加入“反ISIS全球同盟”,也公佈了其中25個國家的國名,並聲稱參加同盟的國家將越來越多,有望形成一個十分廣泛的打擊ISIS全球性同盟。

  然而,由於奧巴馬打造的“反ISIS全球同盟”,只是以某些國家利益為考量及部分消除威脅為基礎,各成員國間意識形態差異巨大,盟友態度也不一,成員雖多卻“心率”不齊,且大多數盟友“動嘴不動手”,該聯盟的實際效能恐怕很有限,政治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軍事意義。德國和土耳其明確表態不參加打擊敘利亞境內的ISIS武裝,更多的盟國也明確表示不會派兵參戰。即便同意加入“反ISIS全球同盟”的10個阿拉伯國家聯盟中的沙特、阿聯酋、約旦、巴林和卡達等這些親ISIS組織的國家,已參與了美軍對敘利亞境內的ISIS武裝的首輪空襲行動,也未見得他們與美國的心思始終會保持一致。畢竟這些國家當初支援ISIS的目的是利用其打擊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等中東國家的什葉派政權與勢力。

  美國空襲“錢”景堪憂

  按照美國防部官員的推測,為實施奧巴馬的打擊ISIS新戰略,美國的軍事行動將持續至少36個月,這表明在奧巴馬結束總統任期之時仍不會結束。奧巴馬也表示,“打擊該組織將需要時間”。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登普西9月26日也表示,空襲行動削弱了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軍事指揮和戰鬥能力,但對該組織的打擊將曠日持久。而無論是民主黨的下屆總統候選人如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還是共和黨的下屆總統候選人如佛羅裏達州參議員盧比奧,都對奧巴馬在應對ISIS組織上的表現大為不滿。一旦下屆總統上臺,奧巴馬的打擊ISIS新戰略能否被繼續下去,顯然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美國每天花在伊拉克打擊ISIS組織的費用高達750萬美元,如此快的“燒錢”速度,對正處於消減軍費困境的美軍來説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額外開銷,即便國會同意奧巴馬50億美元的撥款請求,恐怕也難解杯水車薪之困,因為光空襲一項至今已花掉11億美元了。這與當年小布希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時,國會積極批錢讓軍隊花著並表示不夠再補的瀟灑判若隔世。而《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最關心這場新戰爭要花多少錢之舉更表明,被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巨大花費嚇怕了的美國民眾,恐怕已沒有多少信心再去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反恐怖戰爭了。這恐怕也是華盛頓為美軍空襲設置27億—100億美元軍費開銷區間的原因所在。

  實際上,憑藉反對伊拉克戰爭登上總統寶座的奧巴馬,一向倡導謹慎使用美國的軍事力量,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矯正小布希時期的軍事單邊主義,並於2011年宣佈結束伊拉克戰爭和今年底結束阿富汗戰爭。可僅僅時隔3年,“結束了前任遺留戰爭”的奧巴馬,不得不硬著頭皮再次在同一地方發動一場“屬於自己的反恐戰爭”,這種自相矛盾的無奈折射出的不只是奧巴馬的尷尬,更是美國的霸權困境。(作者單位:武警北京指揮學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