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為中國經濟獻策:增加創新驅動力
- 發佈時間:2014-10-13 21: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楊波)6月14日下午,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教授(Finn E. Kydland)作客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為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師生在內的近500名到場嘉賓帶來題為“經濟政策與增長”的主題演講,探討經濟週期性波動的動因和經濟政策制定的模式。芬恩·基德蘭德教授認為,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建議引入更多的競爭,增加創新驅動力,以保持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芬恩·基德蘭德教授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經濟學教授、卡內基·梅隆大學兼職教授、美聯儲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兼職研究顧問。2004年,他憑藉在“經濟政策的相容性和經濟週期背後的驅動力”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研究
芬恩·基德蘭德教授首先講解了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研究:
一是經濟週期和經濟政策的新理論。經濟週期性波動背後的動因和經濟政策的設計是宏觀經濟研究的核心問題。芬恩·基德蘭德教授在這個領域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不僅在宏觀經濟分析方面,而且在多個國家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實踐中都功不可沒。
二是經濟政策的相容性。芬恩·基德蘭德教授認為,資本所有者如果預期未來稅收越高,那麼他們的儲蓄就會越少;對未來的擴張性貨幣政策預期越高,通脹預期越高,則價格和工資也越高。他的研究解釋了未來經濟政策能夠提高相容性的原因:如果經濟政策的制訂者缺乏事先把握決策規則的能力,那麼哪怕是最適合的政策往往也難以貫徹。他的研究結果還揭示了,經濟體陷入通脹陷阱的原因,即使是以穩定的貨幣政策為目標並執行價格穩定政策。“經濟政策相容性”這一獲獎成果為解決經濟政策的可行性和可信性奠定了廣泛的研究基礎。
三是經濟週期背後的驅動力。芬恩?基德蘭德教授的研究徹底改變了基於經濟增長理論的經濟週期模型。早期的研究者強調宏觀經濟波動取決於需求方面,而芬恩?基德蘭德教授卻認為供給方面的影響更加長遠。在他的模型中,技術進步的作用導致勞動生産力提高,相應的就業、投資和産出也增加,總供給曲線上移,經濟繁榮增長。經濟週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表現為經濟基本趨勢的波動,而不是經濟圍繞著基本趨勢波動。也就是説,週期不是對均衡的偏離,而是均衡自身的波動所致。所以,只要均衡存在,就存在著帕累托有效,市場不會失靈,政府的任何干預都是毫無意義的。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需要創新驅動
近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贏得了世界的矚目。芬恩·基德蘭德教授以經濟學家特有的敏銳,一直堅持對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分析與探究。他也與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以全球化視角啟發這些在中國經濟各領域中起到支撐作用的同學們。
他認為,在日益增多的技術人才、相對完善的金融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且前景樂觀。“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芬恩·基德蘭德教授同時指出,儘管經濟規模很大,中國每人平均GDP還比較低。芬恩·基德蘭德為中國經濟發展建言,“中國經濟要長期持續穩步發展,需引入更多的競爭,增加創新驅動力。”
芬恩·基德蘭德教授認為,民營經濟是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民營企業家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中國需要更開放,引入更充分的競爭,在金融信貸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他還強調了政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長期政策的重要性。
演講結束後,芬恩·基德蘭德教授與金融EMBA師生等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就嘉賓們普遍關心的中國經濟增長、全球競爭力等問題一一進行解答。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教育中心承辦。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的一大特色是邀請“一行三會”等權威金融機構的政策制定者和金融實踐的領軍人物講授實踐性的課程,本次活動是“全球名師大講堂”第一次邀請到諾貝爾獎得主,為金融EMBA同學進行面對面講授,進一步開拓中國企業家和金融領袖們的全球金融視野。
“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是著眼于金融界的公益性系列學術講座,特色是邀請全球知名學者、國內外監管機構高層管理人員、資深金融學教授等學術和實務造詣皆深的經濟學家,分享學術觀點,促進學術交流與進步,為同學們創造更多與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全球名師大講堂目前已舉辦四次,在學術和實踐領域具有越來越高的學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