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石化、中石油新標準油品 實現最大限度脫硫

  • 發佈時間:2014-10-13 07: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齊慧 祝君壁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清潔汽油生産的關鍵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均自主研發出符合國Ⅴ排放標準的清潔汽油生産技術,實現了最大限度的脫硫

  今年1月1日起,隨著國Ⅳ汽油標準的推行,中國石油各加油站銷售汽油標準從國Ⅲ全部升級為國Ⅳ,硫含量低於50毫克/千克。此前,中國石化分別於2012年5月向北京、2013年9月向上海和江蘇沿江8市供應國Ⅴ油品,今年7月起向廣東14市供應國Ⅴ汽油,並於10月1日推廣至廣東全省。

  新標準油品比以往更清潔,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這其中,煉油技術的不斷升級是油品品質提升的重要保障。

  我國煉油技術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國至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煉油技術起步,從無到有,主要依靠引進和借鑒;第二階段為上世紀70至80年代,中國煉油技術實現從模倣到自行開發的轉變;第三階段為上世紀90年代,煉油技術得到豐富積累,原創性先進技術開始出現;第四階段為2000年至今,中國煉油技術基本發展完備,總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龍軍説,我國煉油工業以催化裂化工藝為主,煉油企業生産的汽油中催化裂化汽油佔汽油調和組分的比例超過70%;而汽油中90%至98%的硫都來自催化裂化汽油。因此,我國清潔汽油生産的關鍵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

  “從開始實施清潔油品標準後,20年間涌現出的減少汽油硫含量的技術非常多,大致可分為加氫和非加氫兩大類。這些脫硫方法都會導致汽油辛烷值的損失,這是清潔汽油生産面臨的最大問題。”龍軍説。

  為推動油品升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家公司各自開發出適合自己的技術。中國石化開發出符合國Ⅴ排放標準的清潔汽油生産技術,實現最大限度的脫硫和最小的辛烷值損失。以第三代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為例,其利用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可實現汽油硫含量降低到每千克10毫克以下,辛烷值損失不超過1個單位。此外,為配合國內煉廠大規模MIP裝置生産符合國Ⅴ要求的清潔汽油,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還開發了蠟油加氫預處理——多産異構烷烴催化裂化組合工藝,可將蠟油原料處理直接生産滿足國Ⅴ排放要求的汽油産品。

  與此同時,中國石油也積極推動升級催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DSO)、汽油加氫精製技術(GDS)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在滿足國Ⅳ生産要求的同時,加速向國Ⅴ跨越。中國石油化工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DSO技術具有較好的加氫脫硫選擇性,GDS技術具有較高的辛烷值恢復功能,對於中國石油的油品而言,是最適合的汽油品質升級主體技術。

  為了將研發成果轉化為産品,中國石油加大投入,新建12套汽油加氫裝置,應用自主技術,搭建清潔油品生産平臺。各煉化企業保品質拼速度,加快建設安裝新裝置,全力以赴做好新技術産業應用,確保12家煉化企業採用自己的技術,生産出新標準清潔汽油,在汽油品質升級中挑起大梁。

  據專家估算,僅北京市實施國Ⅴ標準後,輕型汽油車氮氧化物將減排25%;重型車氮氧化物將減排43%,PM2.5的排放也會同步減少。按照北京市現有機動車數量來算,實施新標準後,全市每年僅二氧化硫即可減排400多噸,平均每天減排超過1噸。如果全國的機動車都實施新標準的話,減排數量將更為可觀。(經濟日報記者 齊 慧 祝君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