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一"的説法並不專業

  • 發佈時間:2014-10-13 07: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潘璠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所謂“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一”的説法,在演算法上並不夠專業,相關推論不值得太當回事。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改善人民生活,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民眾。與之相比,經濟總量第幾不是那麼重要

  10月10日,某媒體以“IMF:中國超美國成世界最大經濟體”為題刊發報道,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數據,2014年美國經濟規模是17.4萬億美元,中國經濟規模是17.6萬億美元,根據購買力平價(PPP)演算法,2014年中國趕超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而此前國慶節期間,瑞典一家媒體的消息稱,“按照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式,中國的經濟總量下週一(9月29日)將超過美國,正式成為世界第一”。對此,很多專家學者稱“別太當回事”,有的則乾脆報以“呵呵”。

  類似的説法近年來已經聽過不止一次兩次。儘管瑞典媒體報道,引用瑞典北歐斯安銀行經濟部門一位負責人的説法,稱購買力平價方法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使用的方法,但其所作出的結論,仍然顯得不夠專業。

  首先,無論使用什麼方法,GDP都不可能按天來進行統計。由於這個總量指標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既需要統計數據,也需要會計資料;既需要常規報表,也需要普查數據、抽樣調查數據;既需要統計部門的數據,也需要財稅、金融、保險等各相關部門資料;既要匯總數據,還要蒐集資料進行虛擬估算,編制平衡表,所以GDP及分行業數據大都是按季度和年度進行發佈的。季度數據不可能簡單累加就成為最終的年度數據;即使是年度數據,也需要依據掌握資料的程度不同,進行多次修正。如果要反映每天創造的GDP,只能用年度數據去除以日曆天數。但至於瑞典媒體所説的精確統計到9月29日,即使其依據的是過去的總量和速度,也僅僅是一種推算而已。

  其次,購買力平價方法也是一種有相當難度、難以十分精準的方法。其通過在不同國家地區購買某種同型號同品質商品所需的貨幣,得出不同貨幣之間的比率,並據此推算各個國家地區一定時期新創造的價值總量。理論上看,這種方法有助於克服直接用匯率換算時不同貨幣被高估或低估所帶來的弊端,但其也存在因商品服務項目代表性和地域代表性差而導致巨大偏差的風險。不僅國與國之間的購買力平價是一個難題,就是中國國內不同區域之間,也鮮見代表性強、覆蓋面廣、計算精準、各方面公認的研究成果。以只有半小時高鐵路程的北京天津兩個城市為例,按現價計算的經濟總量,北京高於天津,但很長時間以來,天津的整體物價水準明顯低於北京。儘管近年來兩地物價水準差距縮小,但如果考慮房價,購買兩地同樣位勢和品質的房屋,天津仍明顯低於北京。以購買力平價的方法評價兩地的經濟總量,仍是一個非常複雜、難度極大的事情。兩座緊鄰的城市尚且如此,不同國家之間的評價結果也只能作為一種參考。

  此外,GDP總量只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一方面,其要在政府、企業和居民個人三者之間進行分配。人口越多,消耗和消費的也越多。所以,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富裕程度,還是應該用每人平均水準,而中國的每人平均GDP水準依然排在世界中等偏後。另一方面,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水準,不僅要看增量,更要充分考慮存量。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相對而言,一些資源並不充裕。多年來,在粗放經營的模式下,我們取得同樣數量的增量,往往消耗了相對更多的存量,且使資源環境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因此,這個所謂購買力平價方法得出經濟總量第一,確實不靠譜。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改善人民生活。對中國來説,要做的還是堅持改革創新,改變以GDP論英雄的做法,糾正各種短期行為,在保護好資源環境的同時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形成多點支撐、全面均衡發展的經濟發展局面,並不斷縮小收入差距,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民眾。如果做到了這些,總量第幾就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潘 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