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節日病”影響旅遊品質 帶薪休假、預約門票實施難

  • 發佈時間:2014-10-11 20:5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沈汝發 關桂峰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景區人頭攢動、拍照全部被“合影”,公路車輛排成長龍、高速路變為“停車場”……每逢假期,景區擁堵已經成為“節日病”,這一“痼疾”大大影響旅遊品質,同時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帶薪休假”、“預約門票”被視為破解“良方”,也被寫入《旅遊法》等法律法規。然而,只聞其聲,不見行動,真正實施還要走多遠?

  景區超載亮“紅燈” 交通堵車排長龍

  北京八達嶺長城在國慶假期多次出現人海場面。據旅遊部門消息,僅3日下午3時,就有2萬多人同時在八達嶺景區遊覽。“本想上長城做一回好漢,但是擠得走不動,氣都喘不過來。”一位來自福州的林姓遊客説。

  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景區、千佛山景區、動物園、植物園免費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在國慶長假第一天,這4個免費景區入園遊客總人數就達45萬餘人次。三峽大壩景區在2日共計接待遊客4萬人,當日下午景區就啟動紅色預警並停止售票。

  由於出行量大,節假日期間交通異常擁堵。交通運輸部重點監測的10條重要運輸通道國慶期間客流都呈現大幅上升的狀態。

  1日,記者從北京城區乘車到懷柔區,高速路上車輛排成長龍,一眼望不到頭,平常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用了將近三個小時。在南京六合段高速,由於擁堵時間過久,有的遊客甚至乾脆找地方練起了羽毛球。

  “買門票、坐車、上廁所……到哪兒都要排隊,人太多,沒心情好好看景放鬆身心,各種添堵的事,實在勞心勞神。”從湖北來北京旅遊的張斌説。

  “帶薪休假”停留書面 “預約門票”尚難實行

  “我們要給每個人休假的權利,又要避免集中在同一個時間休假,帶薪休假的落實就是良方。”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蔡繼明説。

  我國在《勞動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和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都明確,要切實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

  但記者調查發現,落實的情況不容樂觀。在北京市某機關工作的許先生説,雖然自己每年有10天左右的帶薪休假假期,但是自參加工作以來一天都沒有休過。“平時週六週日都可能要加班,還談什麼帶薪休假呢?”

  “表面上是由於勞資雙方的權利和地位不平等所致,但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公權力對落實帶薪休假支援力度還不夠。”蔡繼明説。

  “預約門票”可以有序分流遊客,緩解假期擁堵。《旅遊法》以及《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都明確要求,抓緊建立景區門票預約制度,控制遊客最大承載量。

  然而目前這一辦法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一方面一些景區沒有實行相關辦法、一方面大多數遊客習慣於“説走就走”和“現場購票”還須加強預約門票相關宣傳,並設置切換的過渡期。而最重要的是平日出遊人數和節假日出遊人數的極端不平衡,使這一辦法流於形式。

  制度設計到真正落實還要走多遠?

  有關人士認為,“帶薪休假”、“預約門票制”宜加速推進,政府有關部門在制度設計與實施上應有所作為。

  按照目前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雖然規定了欠假不整改要加付賠償金,但具體標準不清晰。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制定出量化標準。相關監管部門和組織要幫助維權,保障勞動者帶薪休假的權利。

  對“預約門票制”,專家認為,可以選擇全國若干著名景區先行試點,尤其是文物保護類、生態類及管理難的著名景區。在具體操作上,要建立配套的預約資訊系統,同時,要建立常態化的資訊發佈制度,及時發佈景區的管理制度、承載量與實時流量情況、出行預警及其相關服務內容等。

  據了解,“預約門票制”在實踐中已經有先例。莫高窟實行遊客總量控制並全部預約後,遊客在實地參觀正常開放的七八個洞窟外,還可以通過數字展示中心了解以影像形式全景展示的其他8個洞窟。北京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等也推出相關網路預約方案,用以緩解客流高峰、鼓勵遊客分時錯峰出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