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沙漠煤城的綠色“突圍”

  • 發佈時間:2014-10-10 08:29:24  來源:內蒙古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場

  □本報記者胡芳

  “20多年了,我親眼目睹著烏海這座一度被荒漠包圍的煤城,變成了‘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幹練的烏海市林業局副局長賈永利向記者一行述説著烏海市在荒漠中書寫出的綠色奇跡。

  烏海市地處烏蘭布和沙漠、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交匯處,被沙子包圍的小城歷年乾旱少雨,風大沙多。據氣象部門統計,最近10年,這裡的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400毫米。

  “在專家眼裏,我們這裡的大多數山地都是不易造林地區。但近年來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京藏高速公路、海勃灣區東山、烏達區西山、海南區環城綠化等一批地方林業重點工程開始實施,目前該市有林面積達到50余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建市初期的0.38%提高到現在的17.5%。”賈永利堅定地説,我們熱愛綠色,再難也要播種綠色、延展綠色。

  順著彎彎曲曲的道路環山穿行進入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綠色林帶,無論是梯田式的造型還是半坡式的形態,都與巍峨的山體完全融為一體。據介紹,治理前,這裡是一片沙海,寸草難覓。

  採訪中,盤繞于喬木、灌木叢中的一條條黑色滴管吸引了記者的眼球,烏海市林業局造林科科長周俊文告訴記者:“可別小瞧這些黑色滴管,這是滴灌節水灌溉技術,比黃河水漫灌節水70%以上,大大緩解了造林綠化用水的壓力。同時引進的以色列反沖洗過濾技術和設備,利用黃河水,通過二級提水,實現了高效節水灌溉,苗木保存率在80%以上。目前景區實現了地上交通路網、地下水利管網、空中電力線網、項目區防護林網的高標準配套。”

  治理這片沙海給面色黧黑的周俊文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從2005年開始,一頂頂綠色的帳篷就在這片沙海中駐紮,沿著新鋪設的煤矸石路,一米一米艱難地推進。”如今,眼前的2萬畝林地讓他頗為自豪,因為這片桀驁不馴的流沙被他們制服了。

  採訪當天,雨一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景區中時而會出現治沙人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在為樹木剪枝,有的忙著檢查滴管噴頭是否堵塞,全然沒有理會天氣的變幻。

  在烏海,“造綠”是浩浩蕩蕩的全民工程。每年的植樹季節,從機關幹部到企業職工,從白髮蒼蒼的老者到中小學生,在風沙瀰漫的荒漠中,千軍萬馬揮鍬上陣,滿野是奮戰的人群。2008年以來,烏海市累計有180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800多萬株。

  烏海人滿懷豪情為這座城市編就了綠色屏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目前,該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8%,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4平方米,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據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烏海市荒漠化面積由2004年的1037平方公里減少到981平方公里,減少了5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2004年的368平方公里減少到357平方公里,減少了11平方公里。

  “可別小看這67平方公里,我們烏達區才200平方公里,可以説,我們從沙漠手中爭奪回了1∕3烏達區的行政區域。”烏海市副市長王作誼説。

  而今後5年,烏海市的林業生態建設仍將堅定地“擴張”:他們計劃新增造林面積2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5%以上,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