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寫進村規民約
- 發佈時間:2014-10-10 07:31:58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春惠
“我的家鄉風景好來空氣好,敬老愛老風氣好,還要感謝政策好,老人無憂健康好……”這是永安村87歲的布依族婦女羅永鳳自己編的山歌,她説,現在村裏老人很幸福,就想把心中的話唱出來。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裏縣三元鎮永安村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布依族村寨,一進寨門就能看見右側的孝道文化展示墻上的“孝道村規民約”,一條清澈的小河穿村而過,岸邊有孝道文化長廊和賢孝亭,內墻上刻著許多孝道箴言佳句、敬老愛老的典型事跡。
永安村村支部書記陳榮林説,永安村有608人,布依族佔98%,自古以來孝道就被這裡的村民推崇。
羅永鳳老人至今眼不花,耳不聾,牙沒掉,每天吃了飯就到壩子上唱山歌。可誰能想到羅永鳳曾是一名癌症患者。1979年,羅永鳳患了乳腺癌,當時大兒子路永忠和兒媳還在村集體掙工分,小兒子上中學,家裏窮得揭不開鍋。兒子路永忠執意要為母親治病,將家裏能賣的全賣了,又向當教師的舅舅借了些錢,將母親送到醫院動了手術。出院後,路永忠給母親定了“家規”:從此不允許母親再下田。
“家裏的債好多年才還清,但孩子們從來不説不怨,個個孝順。”羅永鳳説。
村民陳進平在距家10分鐘路程的工廠打工,她的丈夫常年在外,92歲的婆婆已經癱瘓在床4年。為了不耽誤工作又能兼顧照料婆婆,陳進平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為老人接屎接尿,一切妥當後趕去上班。中午只有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陳進平帶著熱好的鋁飯盒跑回家,服侍婆婆吃完,自己才吃飯盒裏剩下的一半,然後再趕回工廠,這一跑就是好些年。“累點沒啥,應該做的。”2013年底,陳進平照顧婆婆的事跡被刻在了賢孝亭的內墻上。
50歲的陳必英30多年前與永安村村民韋先彭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嫁進門時婆婆李橋芝已經70歲了。韋先彭是獨子,平常外出打工,照顧老人的重擔落在陳必英肩上。30多年來,陳必英沒像同齡人那樣外出打工,沒和婆婆頂過嘴、紅過臉,對婆婆體貼入微,婆婆逢人便誇:“必英是我的好女兒!”在陳必英的悉心照料下,婆婆度過了百歲壽辰,2013年10月在睡夢中辭世。陳必英説:“照顧婆婆是良心活,上行下效,子女也會這樣做。”和陳進平一樣,陳必英照顧婆婆的事跡也被刻在賢孝亭的內墻上,她們都成了村裏弘揚孝道的活教材。
陳榮林説,村裏制定了《永安村孝道村規新六條》,要求家中有老人的青壯年如果全部外出務工,需報告外出資訊,由村支兩委安排人定期服務;如果老人長期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必須有一名青壯年留守服侍,村支兩委幫助聯繫就近務工或支援就地發展。村裏還發動村民進行監督約束。“有誰違反村規民約,大家一起説説,一起管管,效果很不錯。”陳榮林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