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風水輪流轉 藥企別偷笑

  • 發佈時間:2014-10-10 06:33:3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領導人近期出訪印度時表示願擴大進口印度藥,再加上近期英國某醫藥巨頭因商業賄賂案在華被罰30億元一事,引來眾多醫藥人士圍觀。

  “中國監管部門根本沒有選擇性執法,人家印度才算得上強硬,這也是印度被譽為‘窮人福音、藥企死敵’的最主要因素。”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眾多外資藥企在我國一直享有“超國民待遇”,單獨定價且價格高於周邊日、韓、印度等鄰國,是時候該打破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藥企可打翻身仗。

  不少在我國賺得盆滿缽滿的知名西方藥在鄰邦印度可謂頭破血流、鎩羽而歸。印度方面如認為進入該國的藥物定價過高,即裁定本國擁有強制仿製許可,以保障本國人民有藥可醫。“是否合理眾説紛紜,但起碼表明瞭政府態度:賺錢不能為所欲為。”該觀察人士認為。

  目前,中國也正在大力規範醫藥市場,打擊商業賄賂等行動在持續進行。從嚴查藥企商業回扣,到敦促部分高價藥降價,再到近期商務部反壟斷局赴上海了解醫療器械行業情況,或醞釀下一步再查醫療行業等,都在表明,醫藥、醫療市場整頓肅清之風,才剛剛開始。

  但國內藥企也別偷著樂,一方面整頓行業並非針對外企,另一方面如印度藥入場,則意味生存再臨挑戰。印度仿製藥産業發達成熟到了什麼程度?數字統計,目前全球20%仿製藥産自印度,而印度産的仿製藥又有大約一半出口到其他國家,使之成為全球最大的藥品供應國,被譽為“第三世界藥房”。我國不少患者正通過郵購等多種渠道悄悄使用“物美價廉”的印度藥,甚至不惜冒著被處罰的風險。

  實際上,目前中印醫藥貿易中大部分屬於原料藥貿易,並且中國向印度出口原料藥為主;一旦印度仿製藥未來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中國市場,意味著本土仿製藥企業將迎來極為強大的競爭對手。“畢竟我們的仿製水準、藥物品質還存在較大參差,所以國內藥企別高興得太早。”一位業內人士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