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車開3年仍享原價回購,動心嗎?

  • 發佈時間:2014-10-10 05:34:37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公式重慶晨報記者 王秋思 報道

  買新車3年後,銷售商會以原價回購,這樣的買賣,你動心嗎?10日~12日,在北碚舉辦的重慶國際房車節上,重慶廣澳汽車集團便推出“保價回購”的概念。凡通過展會訂購的車輛,由廣澳集團一律實行現金回購。如果是10~40萬的車型,市民可選擇在用車1~2年期間,按當時汽車二手市場綜合評估價格的110%進行現金回購;或用車2年後,按當時評估價格的120%回購。也可選擇36個月定期回購,按當時新車裸車價(發票價)全額回收。

  “這不會是賣車的噱頭吧?不停地換車,是不是反而會增加購車成本?”汽車愛好者張正陽疑惑道。

  算賬

  選2~3年回購基本不會虧本

  記者以2015款途觀1.8T為例算了一下,該車裸車價21.18萬元,全額購車總計花費239703元。如果是按揭三年首付三成,首付10.3萬元左右(包括擔保費、保證金等),月供4942元。

  按照目前二手車規則,通常一年折舊率是10%,約19萬元。算下來,市民選擇用車1~2年期間回購,可獲得約20.9萬元,高於市場價1.9萬元左右。

  兩年折舊率是在第一年折後價的10%,約17.1萬元。按照120%回購算,約20.5萬元,高於市場價約3.4萬元。三年折舊後16.3萬元,按照120%回購算,約19萬元,高於市場價3.2萬元。

  也就是説,市民除了花費購置稅18103元、上牌費500元,保險費7000元(總計約2.8萬元),2年內以及3年以上優勢不明顯,使用2~3年的回購方式是基本保本不虧的。

  按揭三年的成本在28萬元左右,如果選擇3年定期回購,按當時裸車價21.18萬元回收,損失大約在6.82萬元。相比目前市場回購價16.3萬元,損失降低4.88萬元。

  提醒

  認清協議,否則回購被拒

  該政策細則顯示,不同政策有各自的附加條件,諸如必須在指定維修點維修保養、在指定保險公司投保等,這樣公司可從合作方那裏得到一些返利。

  “2007年,上海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就做過類似活動,最終成功回購不到三成。”重慶某4S店市場部負責人曾經理説,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清協議。

  “對於不愛更換車輛的人來説,這個政策的吸引力不大。但對於喜歡換車的車迷,又或是外來短期工作的人群來説,它確實把損失降到了較低程度。”車主林立説。

  質疑

  新模式能否帶來新盈利?

  這個賬是否算得過來,盈利模式是否能夠持續,業內人士看法各不同。

  “賣車本身賺不到什麼錢,如果這家公司再把4S店盈利的保險、金融、維修的産業鏈握在自己手上,我覺得部分4S店是不願意合作的。即便能夠合作,這個回購價格也十分高。”重慶商社汽貿的相關負責人説,對於此種盈利模式,暫時看不清楚。

  “如果無大型事故,一年一台車最高維修四次,三年維修費用按最高算1.8萬元,保險按最高8000元算,三年保險費2.4萬元。即便他獲得50%的利潤,也不足3萬元。而一輛汽車3年的貶值,有5~10萬元甚至更多。”重慶百事達汽車公司董事長楊敏説。

  重慶廣澳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長李尚雲對此回應稱:“團購優惠政策、返點等是我們的利潤來源。私家車車況一般都比較好,回購後我們可用於汽車租賃。”李尚雲説,如果從二手車商處購買用於汽車租賃的車輛,二手車商至少有10%的毛利潤,即使有些車輛不用於租賃,也可平價買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