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決“銀發貧困”須多管齊下

  • 發佈時間:2014-10-10 00:30:5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平  責任編輯:羅伯特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與社會保障中心教授楊燕綏近日發佈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指出,由於老齡人口存在養老資産不足、消費和購買能力不足等問題,未來中國可能陷入“銀發貧困狀態”。

  更有養老專家指出《報告》是按照65歲計算老齡人口。而2014年我國國民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歲,若減去15年養老金平均支付期數,應當從61歲開始計算老齡人口,也就是説,實際情況將更加悲觀。

  《報告》反映出當前我國“銀發貧困”的三大問題。

  首先,未富先老,即老即富準備不足。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來看,大部分國家都是在物質財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進入到人口老齡化階段,但中國卻在遠未達到這個經濟水準之前就早早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造成了現在的“銀發貧困狀態”。

  其次,未備先老,顯現出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和老齡産業發展嚴重滯後。比如,很多地方養老院床位不足,基礎設施嚴重落後,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

  最後,未老先懶情緒滋生,勞動人口(15至64歲)就業參與不足,加之養老金增長快於低收入人群工資增長的“倒挂”政策,鼓勵人們提前退休和早退休,更加劇了養老資産準備不足。當這個人群進入高齡失能階段,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銀發貧困狀態”。

  筆者認為,解決“銀發貧困”問題須多管齊下。

  其一,政府部門和壟斷國企應該加大對養老基金的投入。目前很多政府部門專注于基礎設施投資,這樣可以更好地拉動G D P的增長,而對養老保險基金的投入還有所欠缺。

  當前,我國政府一年補貼只有2200億元,只佔我國總財政收入的2%。其他國家花在社會保障方面的錢遠比我們要多,美國是50%,歐洲各國也在40%至60%。即使未來國家財政加大對養老保險的補貼力度,與其他國家相比也是一個很小的數字。

  不僅如此,壟斷央企、國企也應該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拿出更多的紅利注入到社保基金中,以填補社保基金日益增大的漏洞。

  其二,養老金政策欠公平,身份制和多軌制等問題導致養老金貢獻和待遇差距在不斷加大。在養老金問題上,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於未富先老的快速老齡化,我們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養老政策的公平性。建議採取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的手段,讓新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參加到社會統籌養老保險基金中來,這樣養老基金的參與隊伍將會不斷擴大。

  其三,民眾可通過另外購買養老保險、繳納企業年金等方式來提高退休生活品質。比如,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對個人養老保險實行稅收優惠是比較普遍的做法,以鼓勵公民主動購買養老險,增強公民自我養老的經濟能力,我國通過長時間的醞釀也終於將在2015年啟動這類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

  同時,我國的養老基金除了開闢輸血來源之外,也要有一套造血功能,不能老是躺在銀行吃利息,應該通過購買企業債券、國債、貨幣基金等多種形式使其保值增值,並且每年向社會各界公開賬目明細,讓民眾真正知道,我國養老基金的真實收支情況。

  其四,政府通過鼓勵民間資本投資,來完善自身在養老服務方面的不足。筆者建議,政府除了自己開辦廉價養老院之外,還應該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我國的養老服務領域。做到低收入老人由政府托底,住政府辦的養老院,而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人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層次的養老院安度晚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