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創意的“中國製造”贏得世界級創意比拼

  • 發佈時間:2014-10-09 14:36: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西雅圖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姬少亭 梁賽玉)在一場尋找最聰明人的科技創意角逐中,中國研究者成功晉級。他們帶著結核病快速檢測項目和世界上最薄的乳膠安全套贏得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科技創新大挑戰”。

  正在美國西雅圖舉行的“科技創新大挑戰”十週年年會上,中國的創新項目吸引了眾多目光。“感到整個世界正向我打開。”來自杭州的優思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其敏在大會上對記者説。

  檢驗時間長往往是導致結核病人流失、病情耽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尤其敏將耗時兩小時、耗資20美元、依賴複雜器械才能完成的結核病核酸檢測,變為了僅需一個小時和簡單器械的簡便操作。

  當時正在優思達開發肺結核分子檢測技術的他依靠這一項目贏得了2011年蓋茨基金會/加拿大“大挑戰”項目(簡稱GCC)。今年,優思達再次獲得蓋茨基金會無償科研資助和投資共計1127萬美元。

  蓋茨基金會“大挑戰”啟動於2003年,由多方出資、旨在加速全球健康領域各類革新性産品開發,尤其是可以應對最緊迫的發展中國家健康挑戰的産品研發。迄今,資助總額已達4.5億美元。

  2014年的大挑戰十週年年會于10月6日至8日在西雅圖召開,來自47個國家的1000多位致力於全球健康與發展的科學家及專業人士參會。

  與此同時,另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中國項目“最薄的乳膠安全套”贏得了2014探索大挑戰的安全套挑戰。安全套被證明是預防艾滋病等疾病的有效工具,但如何通過創新讓人們更樂於用它卻是個難題。

  “實驗室已經可做到厚度低於30微米。達到這一數字,安全套與皮膚貼合度高,觸感靈敏,‘性’福感大大增強。”廣州朗聖藥業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左聯説。

  左聯的團隊在2014年6月拿到了作為大挑戰項目家族2008年發起的一個子項目—探索大挑戰(下稱GCE)的資助。該項目每年兩輪,每輪就若干健康及發展領域的瓶頸問題徵集創新提案,併為獲獎者提供每筆10萬美元、審批流程簡化的資助。

  “非常偶然地發現探索大挑戰的題目,恰好契合了我們的研究。”左聯説。這也是第12輪探索大挑戰中國唯一一個獲得此項資助的項目。

  一直以生殖健康領域藥物為主要産品線的朗聖藥業公司打算開發男性避孕産品。左聯的團隊很快發現,相比藥物,安全套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精子實在是太多了,很難全部殺死。”左聯説,她的團隊購買了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安全套進行實驗,發現“超薄”是最吸引男性使用的原因之一。經過四年的研究,這一命名為“赤尾”的産品已經開始量産,預計本月上市。

  相比獎金,她更加看重蓋茨基金會所帶來的國際機會。在海報展示區域,美國政府官員丹妮拉·瑞吉羅主動聯繫左聯,提出願意政府採購超薄安全套,並表示願意協助她通過藥監檢測。

  “你看,機會就這樣來了。如果讓我們自己去拓展美國的政府採購,都不知道從哪入手。”左聯説。

  “我們更願意在初期就開始幫助中國廠家認識國際市場需求,達到國際標準的門檻。”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葉雷説,早期就開始準備跟國際接軌,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科技的國際化發展。

  他説,大挑戰的另一個主旨就是“給年輕人機會”。“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年輕人都不是很容易爭取到經費,一般是已經成名的教授更容易獲得經費”。

  葉雷在年會上宣佈,2015年的大挑戰年會將在中國舉行。他説,蓋茨基金會希望通過將大挑戰年會帶到中國,吸引更多優秀的中國科技創新者關注並參與大挑戰。

  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科技部與蓋茨基金會合作聯合執委會辦公室主任吳飛鳴女士表示,雙方期望攜手將基金會在全球有著十年成功經驗的“大挑戰項目”引入中國,共同創立“科技創新大挑戰中國項目”。

  比爾·蓋茨在年會發言中説,蓋茨基金會的宗旨是“為窮人投資”,在科學研究的風險上有極高的寬容度。“科學的突破是非常艱難的,需要時間,也會有風險,而且並不是總能走到最筆直、最明顯的道路上去。”他説,“如果想要更快實現突破,就需要對好的創意和更多的角度保持開放。”

  “十年的經驗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最大化地找到可能成功的項目。”蓋茨説。

  “過去十年與中國的合作非常成功。”蓋茨基金會全球健康項目總裁特雷弗·蒙代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蒙代爾用“了不起”來形容中國在科技創新中的進步:十年間,中國一共有16個項目贏得探索大挑戰,3個項目贏得大挑戰。他認為,下一個十年將會有很多好的創意在中國産生。

  他期望與中國建立真正的夥伴關係,生産更多的産品,幫助解決亞洲其他國家和非洲的健康問題。現在,蓋茨基金會在中國的辦公室已經有20多位員工,致力於搭建這一合作關係。

  蒙代爾説,大挑戰的精髓就是為挽救生命和改善窮人健康狀況而“提出難題,解決難題”,而提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難題,應該基於大量的數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