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不怕“吃虧”,就怕沒創新
- 發佈時間:2014-10-09 14:31: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行業記者 周雨萌
她是業界公認的女強人、 “家電女王”;她是中國女性成功的榜樣;她在工作中敢於摒棄自己的私心雜念、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她帶領格力電器在短短20多年間創造了從年銷售額4000萬元到1200億元的神話;她帶領格力突破技術壁壘、開創了無數行業先河……她就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
究竟是什麼讓格力這樣一個傳統家電製造企業突破重重技術壁壘,掌握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是什麼讓格力在每一個企業都在爭相打價格戰、努力借助網際網路行銷去擴大銷售額和利潤的時候,卻沉下心來創新節能技術、培養研發隊伍、致力於不斷提高産品品質,更多地為社會和人類環保做貢獻。在這個以逐利為導向的商業社會裏,什麼才是考量企業價值和競爭力的第一要素呢?
帶著這些問題,深圳特區報記者再次走進格力,近距離地了解董明珠這位傳奇的“家電女王”。
談創新 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強大競爭力
記者:我們知道,格力在空調行業開創了許多先河,擁有許多自己的核心技術專利。研發在前期的投入是很大的,它具有滯後性,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更多的人認為注重商業、銷售,比生産製造更有前途。您對企業研發和投入是怎麼看的?
董明珠:首先,研發應該被認為是一種敢擔當的責任。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之後,它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應該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做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而格力從來都不是為了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也不怕因為研發的投入而“吃虧”,而是為了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敢於研發和投入是一種高度社會責任感在驅動。
另外,一個有規模的製造型企業的價值應該體現在技術和品質上,而不是單靠利潤來考量的。變革、創新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某些企業一直在打價格戰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技術,只有突破性、顛覆性的技術才是自己的,才能創造價值。
記者:是什麼讓格力近年來取得了這麼多項技術突破和專利?
董明珠:在2006年之前,我們雖然有專利,但這些專利不是突破型的,因為思想沒有解放。這兩年來,我們強調自主開發,強調技術人員要有創造精神,所以我們突破性技術很多。比如磁懸浮離心式壓縮機技術,全球只有兩家掌握了這一技術,另外一家是丹麥公司,我們是在白紙上創造出的。此外,雙級變頻壓縮技術、永磁同步直流變頻離心機……這些技術和産品讓我們一發不可收拾,隨後又開發出了不用電費的光伏空調。很多專家認為我們帶來一種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我想説格力後十年的發展仍然是致力於提高品質、創新技術。
記者:您怎麼理解創新?
董明珠:創新這兩個字絕不僅僅體現在技術上,我所認為的技術它最終只是一個結果,創新關鍵是一種文化,一個創新型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在這樣一個氛圍和環境中,每個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只有創新才能夠給企業帶來強大的競爭力。
談責任 “作為製造業不能昧著良心只為自己賺錢,我們研究技術應圍繞不破壞環境為原則”
記者:近日董總您被聯合國聘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宣傳大使”,和我們説説背景和緣由。
董明珠:第一是三年前我們在行業第一個推出了R290新型冷媒,它完全是環保的。到今年,我們可以全部廢除R22冷媒的使用,我們對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第二是兩年前我在北京看到PM2.5污染,大家覺得它已經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和健康。而有人從商業的角度認為“生意來了,可以開發新産品,又有商機了”。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個製造業企業,不應昧著良心去賺錢,而要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定位。我們開發産品、研究技術應該圍繞著不破壞環境為原則。所以,我們全力以赴研究出了不用電費的空調、沒有污染的空調。另外,我們在空調領域裏確實是最注重環保的,可能因為這些原因,所以聯合國在尋找這樣一個大使的時候認為格力是最符合要求的。
記者:您怎麼看環保這件事?我們應該怎樣發揚好環保的理念?
董明珠:我們任何一個行為都應該與環保結合起來。包括日常行為、生活習慣。比如像日本,他們的廢棄物分類早就成為習慣,但是我們還沒有。在日本看不到有人在掃馬路,他們出去會自己帶廢料袋,那種自然地對環境的保護值得我們學習。
聯合國“城市和持續發展的形象大使”的榮譽屬於格力8萬員工,點點滴滴,滴水成河。我們的行為也一樣,也同樣可以滴水成河。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自然就是對環境最好的保護。
記者 手記
時間過得很快,專訪結束的同時也解開了我之前心中的迷霧:
原來做企業和做人一樣,它不單單是逐利的,它更需要具有一種社會責任感、需要一種民族使命感和榮譽感。
從格力我們看到,中國的製造業絕不應該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當我們不斷地在技術領域、研發領域追求創新;秉著對産品品質精益求精的態度、永遠致力於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的時候,其餘的一切就只需要交給時間,因為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