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貼牌拖累小家電品質形象

  • 發佈時間:2014-10-09 10: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比電視、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産品工藝品質的不斷提升,小家電行業則是停滯不前。日前嘉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出口小家電産品進行抽查,結果合格率僅為六成,使得小家電品質問題再次引發熱議。業內專家認為,小家電産品整體品質合格率差,主要是因為行業貼牌現象嚴重,品牌企業管理水準參差不齊。

  出口小家電品質下降

  嘉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全市範圍內對出口小家電、進口消費品和進口危化品實行抽查,共涉及企業17家,出口産品抽樣10批,在本次監督檢查共檢出不合格出口小家電4批,不合格率為40%。

  據了解,涉及産品有輸往美國的比薩鍋、輸往印度的燙髮器、輸往印度的電熨斗、輸往澳大利亞的取暖器,主要問題在於防觸電保護不合格、溫升不合格、功率不合格等。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些不合格産品一旦流入市場,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由於是出口産品,一旦爆發品質問題,將影響國內家電産品在國際上的聲譽。

  “針對這些不合格産品,我們要求生産廠家立即整改,已經出口的産品,要求他們將情況告知收貨方,並密切關注後續情況,若收貨方有需要召回,按照收貨方要求辦理。”據嘉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法綜處處長徐向軍表示,此外,生産廠家對不合格産品整改後,還要再次進行復驗。

  企業品質管理差異大

  事實上,小家電産品之所以品質問題頻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小家電行業貼牌情況十分普遍。2012年,飛利浦電飯煲便爆發了産地造假一事,飛利浦HD3035電飯煲生産工廠標稱為飛利浦珠海工廠,但實際生産卻是奔騰電器上海工廠。正是因為小家電貼牌普遍的行業特性,而生産工廠往往水準參差不齊,使得品牌企業對産品品質管理顯得十分關鍵,不同品牌的小家電産品品質往往會存在較大差異。

  號稱“中國網際網路家電第一品牌的SKG”,同樣生産經營各類小家電、冰箱等産品。就在今年早些時候,有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投訴稱,新買的SKG冰箱品質問題頻發,後經北京商報記者採訪協調後,才進行了到府維修。然而修完後,也並未告知消費者具體原因是什麼。對於SKG如何管控其産品品質,北京商報記者向SKG品牌部相關負責人進行詢問,不過截至發稿前,對方並未給以回復。

  而作為小家電領域的高端品牌北美電器(ACA),其在品質管控方面則較為苛刻。據北美電器負責品質方面的工作人員梁先生介紹,ACA産品從最初的産品設計、開發階段,便要求産品在結構、安全方面一定要滿足國家3C認證標準。在産品驗收時,ACA會對每1000台産品抽檢80台,其中只要有1台産品存在嚴重問題或者10台存在輕微品質問題,均全部拒收,嚴格保證産品品質。

  售後服務體系待完善

  品質問題頻發,也給企業售後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事實上,小家電行業的售後卻同樣不盡如人意,每年小家電維修費貴、退貨難等報道屢見不鮮。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小家電投訴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小家電企業的規模小。“小家電企業一年能有幾億元盈收就算不錯了,如果銷售額達十幾億元的小家電企業,那算是非常非常大的了。因為整體銷售規模小,所以無法在全國各地建設大量的售後維修網點。”

  據悉,現在很多小家電企業都是將售後維修業務外包給各地的第三方維修機構,或者其他企業。通常他們在委託的時候,會説明當消費者憑藉購買發票或者生産編號來維修時,在保修期內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或更換零部件。但是,真實的情況則是部分第三方維修機構陽奉陰違,自行主張,為了使本身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向廠家收取維修服務費,另一方面則肆無忌憚地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向消費者收取費用。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要解決小家電行業難題,主要還是看生産企業。首先品牌企業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要在産品品質方面嚴格把關,從上游盡可能杜絕問題産品流出。其次,在挑選售後服務合作方時,應該選擇那些規模比較大且有信譽的第三方家電維修機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