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土部:中國超10萬礦山累計毀損土地386.8萬公頃

  • 發佈時間:2014-10-09 08:2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國土部:中國超10萬礦山累計毀損土地386.8萬公頃

  全國10萬餘座礦山,綠色礦山僅佔0.6%

  【産業·公司】民企看好礦山修復市場

  “10多萬座礦山,累計毀損土地386.8萬公頃,影響地下含水層面積538萬公頃,固體廢棄物累計存量400億噸,年排放廢水超過47億立方米……”這是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在日前由礦業界和北京綠礦聯合工程技術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4中國礦業綠色發展交流會暨礦業經濟轉型高峰論壇上給出的一組數據。

  鞠建華指出,由於我國礦業領域不同程度存在資源利用粗放、管理不規範、佈局結構不合理、裝備技術落後、産業集中度低、生態環境保護薄弱等問題和現象,導致資源消耗和環境代價過大,礦業整體形象差強人意。

  “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途徑,是轉變礦業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鞠建華表示。

  綠色礦山試點數量偏少,佔比僅約0.6%

  2007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提出“落實科學發展,推進綠色礦業”的倡議,社會開始關注綠色礦業和綠色礦山。2010年8月,國土資源部開始全面啟動綠色礦山建設。截止今年8月,全國已有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但在全國10萬餘座礦山中,綠色礦山所佔比重僅約0.6%。

  “綠色礦山的試點數量偏少,難以整體推動礦業綠色發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趙全厚介紹,綠色礦山建設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礦業綠色發展的激勵推動作用不足;缺乏專門針對綠色礦山發展的專項資金,也未能賦予綠色礦山在財政支援上的優先地位。“對於礦山來説,被評為綠色礦山與否,在所獲得財政資金支援上差別不大”。

  目前,中國綠色礦山可以獲得的財政支援資金包括: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礦産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範工程等與礦山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專項資金支援。“這些專項資金都是針對礦山綠色發展的某一個方面,使用呈碎片化現象。”趙全厚表示。

  以一家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為例,2011到2013年共獲得國土資源部歸口財政資金支援10項,金額合計7.37億元,基本涵蓋了礦産資源風險勘查、礦山採選冶煉、礦産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環節。但“具體到單個項目上,一些項目只能獲得200萬到500萬元的資金支援,金額很少,補貼力度較低。”該礦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建設綠色礦山一般以系統化的技術創新和生産設備的一系列升級改造為支撐,背後離不開礦山企業大量的資金投入。

  “綠色礦山是全國礦山的典範,它們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增加了成本、付出代價,既然是典範就需要有獎勵。”中國礦聯副會長、總工程師,綠色礦山促進工作委員會會長劉玉強對《中國經濟週刊》直言,“在稅費問題、示範工程等方面都應該給予獎勵和政策支援,像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可以提前還給企業,礦業權配置、土地配置上要多向綠色礦山傾斜。”

  我國礦區復墾率15%,遠低於國際水準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中國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胡振琪教授告訴《中國經濟週刊》,目前我國的現有資源開發是“先破壞、後治理”,導致環境破壞嚴重、大量耕地荒蕪;忽視環境容量和環境成本的“有資源就開發”、經濟可採未考慮環境因素,超越了環境容量;而單一追求産量的超強度開採,更加加大了環境的擾動。只重視礦産資源開發,勢必忽視區域和諧發展。

  “礦山不論是建設中的美化還是建設後的恢復,任務都十分艱巨,中國目前迫切要求礦山走綠色礦業發展之路。企業應該認識到粗放式開發、只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時代已經過去。”?劉玉強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

  而在白中科看來,綠色礦業建設的環境基礎是土地復墾,如果能對全國被損毀的1.3億畝土地進行復墾,不僅可以大大緩解經濟發展與耕地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可以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提供用地保障。但我國目前礦區土地復墾率只有15%,遠低於國際上50%—70%的平均水準,歐美國家目前更是達到80%以上。

  “經濟發展-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是一個矛盾體,要破解這一矛盾必須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貫穿到礦産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保護中,遵循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消化舊賬、不欠新帳的原則,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礦山環境與國土整治評價室副主任張進德告訴記者。

  1.1萬個礦山所需治理經費約600億元

  “2013—2015年,通過實施全國‘礦山復綠’行動,全國共需治理礦山數量約1.1萬個,需治理礦山面積近3萬公頃,所需治理經費約600億元。”張進德説。

  由於礦山生態修復潛藏的巨大市場前景,已吸引不少優勢企業參與其中。

  據悉,近年來,礦山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的積極性在普遍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營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熱情度在不斷提高。

  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涉足生態修複業務的企業之一。東方園林生態環境修復事業部總裁范天立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公司為礦山治理進行“有災消災、有污治污 、土地復墾、生態恢復、景觀再造等”系統性設計,其與吉林、天津、江蘇等的項目建設方實施“邊開採邊修復,邊堆砌邊修復”方案,可以系統解決開採過程中的地災、水土流失、粉塵污染以及資金配套等一系列問題。

  科霖爾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礦山綜合粉塵治理方案可以使60%以上的粉塵量被吸附抑制。“如果技術得以推廣,像某些企業因為防止粉塵擴散而密閉封塵,又因此引起塵肺病增多的情況就會大大減少。”科霖爾環境科技市場總監申法政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據胡振琪介紹,目前全國煤礦土地破壞面積佔全部礦區破壞面積的80%,這意味著未來礦區土地生態修復的主戰場將在煤礦領域。“這一領域的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已十分成熟,僅中國礦業大學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就完成了50余項自主研發成果。”胡振琪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未來,礦山環保治理將有望加速進入産業化應用。《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宋雪蓮|北京報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