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景谷地震預警:昆明如何搶出寶貴的67秒

  • 發佈時間:2014-10-09 09:30: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7日,雲南普洱景谷發生6.6級地震。地震發生後,由普洱市防震減災局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建設的地震預警系統及時發出警報,提前15秒給普洱市接收終端用戶提供預警,提前67秒給昆明用戶提供預警。

  這是繼四川蘆山、雲南巧家和魯甸之後,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系統第18次實現對破壞性地震的成功預警。不僅來自昆明、普洱等安裝手機接收終端的多地市民收到預警資訊,安裝了專用地震預警終端的災區當地及周邊學校,也同步發出了預警警報。

  67秒的預警時間如何産生,短暫的預警時間如何發揮作用?8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地震預警如何産生?

  “確實收到了預警資訊,但我看烈度只有2度左右,所以沒有避險。”與記者連線的25歲雲南昆明市民李翾説,地震發生時他正在3樓家中休息,晚上9:49左右手機突然響起報警聲並啟動67秒倒計時,他發現手機顯示地震波到達昆明的烈度不高並未在意,但隨後他通過刷微信確認到了官方地震的消息。“大約是去年底安裝的這個軟體,此前也有多次零星地震預警,比較準確。”談及預警效果他認為,地震預警確實“有勝於無”,雖然自己沒有避險,但對於高空作業、高危行業應該有幫助。

  據了解,地震發生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和應急中心還向雲南省地震局、雲南省應急辦等單位提供了烈度速報圖以幫助應急救災。同時,該中心還向地震預警手機用戶推送了提示:“請各用戶將所感知的災情和震感等資訊上傳至地震預警中心,配合應急救援工作。”首次實現了預警和災情資訊雙向傳送的體系,為救災力量的準確投放提供重要幫助。

  該所負責人王暾説,地震預警系統,就是在一定地域布設相對密集的地震觀測臺網,在地震發生時,利用地震波與無線電波或電腦網路傳播的速度差,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給預警目標發出警告,以達到減少地震災害和地震次生災害的技術。目前,日本、美國、墨西哥等地震多發國家已廣泛採用。

  此次景谷地震預警中採用的“ICL預警系統”工作流程為:地震發生後1.5至2秒,地震波從地下傳播到專用地面監測臺站;地震波摘要資訊被首個臺站提取需要2秒至3.5秒;為保障預警準確該資訊在隨後的2秒內,再次被第二個臺站提取,至此現場地震研判基本完畢;再經過0.5秒至1.2秒通信延遲,0.3秒的預警中心綜合分析,0.2秒的預警資訊發佈,地震預警資訊便最終到達手機、電腦等各種發佈終端。“從目前系統看,自發震以後接收預警資訊的最短時間在4.5秒;而根據地震波與電波的時間差,它可實現距離震源每100公里,提前22秒預警。”

  短暫地震預警時間有什麼用?

  王暾説,理論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在此次地震之前,該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系統已經成功預警雅安蘆山、雲南魯甸和巧家等18次破壞性地震,系統已具備向電腦網路、手機客戶端、專用預警接收伺服器、電視臺、微網志等平臺同步預警的功能。

  目前,我國部分省市中小學、高危化工行業已廣泛安裝了該預警系統。今年3月18日,由成都市防震減災局、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聯合安裝的我國首個危化行業地震預警系統已成功應用,其在成都某化工物流公司、塗料生産企業中,可實現地震發生時危險化學品生産、存儲等的自動關閉、密封等。同時,今年4月17日成都市高新區已在全部中小學安裝了地震預警系統,並多次進行短時間應急避險演練。

  王暾説,目前高新減災所已在我國多個地震多發帶布設相對密集的地震觀測臺網。在雲南,具備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的監測臺網已達到850個,覆蓋面積佔雲南省境的85%。今後,該所將加強農村場鎮地震預警終端建設,以進一步減少地震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