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重視諾獎得主背後的研究

  • 發佈時間:2014-10-09 01:00: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肖華  責任編輯:羅伯特

  3名日本出生的科學家因發現新型節能光源而獲得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佈這一消息時認定,3名獲獎者發明瞭一種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幫助人們以更節能的方式獲得白色光源,依據這一原理問世的L E D燈“將點亮整個21世紀”。(10月8日《京華時報》)

  L E D是一個具有廣闊市場的産業。全球發電總量的大約1/4用於照明目的,LE D燈的面世對節省全球資源貢獻巨大。1973年,當時在松下電器公司東京研究所的赤崎勇最早開始了藍光LE D的研究。後來,赤崎勇和天野浩在名古屋大學合作進行了藍光L E D的基礎性研發,1989年首次研發成功了藍光LE D。而中村修二當時任職于日亞化學工業公司,他的實用化研究讓該公司于1993年首次推出LED照明成品,從而引發了照明技術革新。

  企業主導科研,往往會根據市場需求,因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適用性,而政府主導的科研項目,一旦監督管理跟不上,有的科研就會成為一些人騙取資金的渠道。有的時候政府對科研很熱心,但沒有企業的參與,往往只能是一頭熱,難以發揮作用。因此,科研要走向市場,關鍵還在企業。

  目前,我們雖然重視科研,但這樣的重視是放在政府層面上的,政府加大了財政投入,可是企業卻沒有跟上。L E D的成功,折射出我們的企業與日本等發達國家優秀企業的差距。只有政府、企業都重視科研,都舍得加大科研投入,我們的科研才會有巨大的發展。

  此外,獲獎的三位科學家雖然都是從企業科研起步,之後都成為了大學教授。這説明,優秀科研人才可以在企業和大學間流動。這為我們提供了不小的啟示。現在我們不少科研人才一旦進了大學這座象牙塔,就很難與企業産生聯繫,反之,企業的科技人員也基本和大學的科研成果沒有互動。而妨礙這種流動的重要原因,筆者以為,在於當前人才管理服務機制的缺陷。在很多國家,一旦某人在科研上有重大建樹,往往立刻成為企業、大學搶手的人才,沒有身份的限制和區域的阻隔,這樣的良性機制往往激勵人才重視科研並且易出成果。

  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塵埃落定,我們更應該重視對獲獎者背後的研究,努力為我國營造利於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培養環境,這似乎更有價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