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提供“雙保險” 慢牛將以迂迴形式演繹
- 發佈時間:2014-10-08 09:26: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熊市的徬徨、牛市的心跳”,只有真正沉浸在A股的投資者才能最深切的體會。從目前來看,在熊市思維瀰漫整個市場的時候,新一輪結構性牛市的雛形已經形成,改革紅利、制度建設、資金偏好、經濟定位、企業盈利所帶來的不僅僅是一輪估值修復的中期反彈,而是一輪疊加週期變革的長期慢牛。與2006、2007年由制度變革與經濟週期共振的系統性牛市不同,此輪慢牛或以迂迴輾轉的形式演繹,與1996-2001的牛市有一定可比性。
熊市思維向慢牛思維切換
過去5年的熊市思維有其必然性,2006、2007年的瘋牛透支了2003年以來的週期紅利,即出口、投資、勞動力供給,加之金融危機疊加朱格拉週期的邊際向下階段,映射到市場上即為傳統行業的“戴維斯雙殺”,即ROE、企業盈利與估值中樞下移的負反饋。雖然熊市過程中的救市和刺激不斷,如降準降息、印花稅下調、四萬億刺激、甚至是高層力挺藍籌股投資價值等,但卻未觸及到熊市的核心。熊市中的每次救市和刺激最終演變為存量資金生産自救的救命稻草。
不過去年開始的經濟轉型、制度優化、法制建設疊加了新舊經濟週期的交替,為A股帶來中長期的機會。熊市的最核心根源並非是經濟增速下降,而是市場對於企業盈利和經濟效率的悲觀預期,只有將這種悲觀預期扭轉為中期的正向預期,才是慢牛的驅動因素。
目前,A股已經具備了這種條件。筆者將A股的治本分為兩個層面。宏觀層面上,經濟轉型給A股樹立了一個新的價值標桿,過去以金融、地産、鋼鐵等傳統週期行業為標桿的體系過渡到服務消費、資訊建設、國防安全等新興産業為代表的新體系,使得A股在經濟轉型的前期享受一定的估值泡沫,同時受制于經濟增速的傳統行業對於A股的拖累將邊際遞減。所有制改革與轉型形成互補,一方面能夠助力夕陽産業進行並購,通過産能整合和落後産能淘汰改善ROE;另一方面通過混合所有制,在傳統産業需求飽和的大趨勢下,注入內生性增長動力(如管理效率提高、邊際成本的下降、規模效應等)。隨著未來新興産業在A股中市值佔比的不斷提升,同時傳統行業ROE觸底,A股將逐步擺脫經濟增速的影響,或複製美國在70年代經濟轉型中的“經濟增速向下、股指慢牛向上”的格局。正如美股兩年走牛的核心驅動邏輯是網際網路,過去12個月Facebook上漲61%,蘋果上漲45%,百度和谷歌漲幅也均超過40%,成為權重股,而同期傳統行業中的埃克森美孚、百勝餐飲股價基本持平,通用汽車則下跌9.58%。未來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在權重上的更替將給A股帶來內生性的上漲動力。
政策給慢牛提供“雙保險”
毋庸置疑,今年以來高層在堅守轉型導向和底線思維的把控力超出市場預期。無論是經濟增速下滑時有序鬆綁地産,還是全年維持對於改革細則的落實,都緩釋了改革進程與增速過快下滑的矛盾。同時,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鼓勵股權融資的綱領貫穿全年,在轉型和經濟減速的背景下,給企業生存環境持續鬆綁,在明年的上半年很可能看到量變到質變的效果。
制度上,針對新三板、上市公司收購兼併的審批簡化、審批制向註冊制的過渡、滬港互通等等制度優化,能夠塑造一個更完善的市場體系,而市場體系的完善與否好比遊戲規則是否合理透明,對於社會資金的吸引力也將逐步提升。以並購重組為例,今年A股的並購事件共發生1716期,是去年同期的3.8倍,其中跨界並購約300起,涉及資金3391億元,為2011-2013年總和的3.1倍。具體到A股影響上,傳統行業通過跨界並購進入文化、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可以跳出傳統行業的估值體系,享受一定的估值泡沫,從而提升整個A股的估值中樞。同時並購、整合、重組往往會帶來配套資金的流入,有助於引入中長期産業資本的介入。
四季度注重“秋收冬播”
A股的慢牛格局有望成型,但市場也發出多個值得關注的信號,即2008年以後滬綜指首次半年線與年線金叉,並伴隨中短期均線多頭排列;月線上即2009年後首次出現5連陽。借鑒過去的規律,四中全會前A股上漲為大概率事件,而會後調整成為主基調,很大程度上與政策預期兌現有關。考慮到會前不少預期利好已經兌現,如深化改革會議強調確保改有所成、央行正回購利率下調、首套房政策放鬆等,預計會前市場情緒會達到一個高潮。
從9月中下旬的市場特徵來看,9月新發基金髮行數量和融資總額均創下年內新高,第四週融資融券餘額增幅創歷史新高,滬港通預計10月下旬進入測試等信號都顯示,10月可能産生一個階段性高點。加之主題投資板塊已經紛紛進入主升浪,因此10月“秋收”將替代進攻,成為主要策略,尤其是針對前期預期透支較為充分的主題。但與過去不同,由於慢牛格局仍在,因此“秋收”後的“冬播”值得重點關注,從政策取向出發,預計四季度醫藥消費等弱週期行業、以及短期穩增長所帶動的傳統行業具有一定估值修復機會,“冬播”機會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魏穎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