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假樓市波瀾不驚

  • 發佈時間:2014-10-08 05:29:3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10月7日訊

  記者 袁華明 楊軍雄

  國慶節前一天,央行與銀監會聯合發文,為房貸鬆綁,提出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該政策被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力度空前。但本報記者7日晚從有關銀行權威渠道獲悉,房貸細則並未出臺,多家銀行否認了此前坊間及部分媒體關於杭城房貸細則已出臺的報道。

  無論如何,“限貸”政策調整終於靴子落地。今天,記者多方採訪樓市有關各方,觀察市場反應。

  房貸細則尚未出臺

  央行及銀監會住房金融新政策出臺,不少改善型住房需求者及開發商均表示,期望各家銀行早日制定新政策落實細則,方便購房者申請貸款。假日期間,有媒體報道了杭州部分銀行房貸新政細則已出,引起極大關注。但是,今天記者多方採訪證實,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均否認細則已經出臺。

  7日晚,記者聯繫上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他表示,出臺細則是比較複雜的政策制定過程,需要有總行的細則文件,再結合各地樓市政策和其他銀行的政策才能制定。國慶假期省級分行也放假,並沒有出臺細則。

  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房貸涉及千家萬戶,如果房貸新政細則出臺,工商銀行總行應該會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但是目前他們並沒有獲悉這些細則。

  記者從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和浙江銀監局也得到類似回復。

  有業內人士透露,央行及銀監會住房金融新政策已經明確的政策,例如銀行實施居民家庭首套房認定標準、首套房按揭貸款首付比例、個人住房貸款審核時間,目前一些已經付諸實施,但是如何確定外來人口、如何查外來人口住房資訊、利率如何確定等問題還需進一步確定。“預計假期結束後,這些政策細則會陸續出臺。”

  長假樓市大體平穩

  杭州市民俞女士的住房只有50多平方米,隨著孩子的長大,住房條件變得越來越緊張,正需要換一套大點的房子。雖然這套房子的貸款早已還清,但是此前二套房首付比例高達七成,讓她望而卻步。俞女士告訴記者,新政策“認貸不認房”,只要之前已經付清房款的,可以按照首套房享受首付標準和利率優惠,正在重新考慮需不需要買房。

  “限貸”政策的調整,直接刺激杭州樓市,無論是開發商、仲介機構還是購房者都對此予以看好。不過樓市成交雖然有增長,但是沒有飆升,總體趨於理性。

  杭州透明售房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新房成交方面,與去年相比全市總成交量有所增加,但主城區(不含蕭山、余杭,下同)及余杭的成交量比去年有所下降。今年國慶長假7天(數據截至7日18時)杭州全市(含五縣市)新房總成交885套,其中主城區成交249套,蕭山區成交156套,余杭區成交343套。去年國慶長假7天,新房總成交767套,其中主城區成交307套,蕭山區成交132套,余杭區成交227套。二手房方面,今年起色非常明顯,去年國慶長假二手房每天成交幾乎都是個位數,全市總成交量僅48套,今年則增加到107套。

  市場信心有所提振

  杭州建國路上一家房産經紀公司負責人聽到限貸放鬆的消息後非常興奮,他希望低迷幾年的仲介市場能夠有所起色。

  在杭州之江轉塘板塊的幾個新開樓盤中,國慶長假期間看房客比以前多了很多。奧體板塊更是最受益的板塊之一,該板塊的幾個新開樓盤銷售行情都不錯,其中一家樓盤開發商甚至宣稱取得了“首開兩小時預定286套”的“輝煌業績”。

  對杭州樓市來説,房地産開發商目前最大的壓力就是庫存問題,其中又以余杭區數量最多。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限購取消後的8月30日,單日新房成交達700套,成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新高。數據也顯示,截至10月7日18時,杭州全市(含五縣市)可售房源為178124套,其中最多的余杭區為54520套;8月28日20時,杭州全市可售房源為171079套,其中最多的余杭區為50820套,當天杭州全面取消限購。在政策調整,加大去庫存化的過程中,杭州總的可售房源不減反增,也讓開發商倍感壓力。

  “新的政策最關鍵的是提振了市場信心,既提振了開發商投資的信心,也提振了購房者的消費信心。”浙江工業大學虞曉芬教授告訴記者,一些原本貸過款已還清的購房者受益最大,他們可以按照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買房,無形中也提高了這部分人的消費能力。

  雙贏機構董事長章惠芳認為,這次限貸政策的調整,對市場而言是一個比解除限購更大的利好。

  投機空間已不大

  幾年的限購限貸政策,在擠壓房地産市場泡沫的同時,也讓開發商和購房者都變得越來越成熟。

  浙江厚道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丁浚哲認為,2010年“限購限貸”之後,不少房地産開發商轉戰到商業地産領域。“現在住宅類房子的投資空間已經不大。理性的投資者,現在是不太會去投資住宅類房産的。”

  市民對投資樓市的想法也有了變化。家住杭州城西的胡先生幾年前曾投資過幾套房子,也賺了不少。但現在他已經抽身出來做別的理財,在他看來,房地産投資已經不再是高額回報的時代了。

  “考慮到房産交易稅以及政策風險等方面的因素,加上投資房地産的利潤大幅縮水,購房者已經非常理性。”章惠芳告訴記者,這次政策調整也並沒有採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分門別類加以區別,通過差別化政策的杠桿能讓房地産市場更健康地發展。

  開發商也變得更加理性。這次政策調整後大部分開發商沒有坐地起價,而是以“去庫存化”為主要目的。記者了解到,有些房地産商雖然對寧波等地的項目做出提價5%至10%的決定,但杭州的項目並沒有價格變動。有的在價格上還略有優惠,如德信集團開發的柏林春天樓盤對部分戶型推出“交1萬減3萬火熱搶籌”活動,對一些中間套戶型推出低總價房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