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裏上市承載轉型期望

  • 發佈時間:2014-10-07 10:06: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觀察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的深刻轉型,開闢了一個新的視窗。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強勢登陸美國股市,以最高250.2億美元的融資額,成為全球史上最大規模IPO。

  上市首日,阿里巴巴市值逾23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谷歌的世界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也躋身中國內地首富。

  人們除了看到阿里巴巴和馬雲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看到其成功背後不可或缺的背景,即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的紅利和機緣。

  在此期間,中國經濟外與全球市場及金融體系接軌,內以深化改革承續發展紅利,成功趕上全球資訊經濟狂飆突進的浪潮,在仍不盡完善的産業環境下,以超常規的速度,構建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市場,擁有了全世界最多的網民,才最終支撐起阿里巴巴,以及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

  自從2003年網易創始人丁磊成為中國首富,2005年31歲的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成為中國首富,"新經濟"就成為中國的造富熱土。

  如今,中國網際網路"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的掌舵者馬雲、李彥宏馬化騰,都已超越許多來自房地産、機械製造、食品等傳統産業的巨頭,穩居中國大陸富豪榜前列,真可謂時勢造英雄。

  阿里巴巴的上市,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值得歡呼但仍須冷靜。

  我們應該注意到,正因為超常規的發展速度,在成績輝煌的表像下,中國網際網路産業也埋下了先天不足、病症叢生的根基隱患:既缺乏系統性的法律規範引導,也缺少對巨頭濫用壟斷地位不正當競爭的約束,更迫切需要對智慧財産權的尊重和對創新生態環境的保護。

  整個行業劣幣驅逐良幣式的叢林搏殺,逼迫包括"BAT"在內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們,至今仍不得不滯留在以用戶入口、市場份額等指標為核心的低層次競爭。

  與此對應的是,以谷歌、臉書為代表的國外網際網路巨頭們除了市場競爭,更是在生命科學、太空科技、新能源技術、機器人技術等事關未來全球政經格局乃至人類發展的領域,進行著前沿的研究佈局並已經取得一些成果。它們和它們所屬的國家,正在為駕馭下一輪發展大潮蓄勢著力。

  縱觀歷史,無論經濟起伏還是政治變遷,大國興衰乃至文明演進的最關鍵動力,依然是科技進步帶動的生産力突破。

  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層高度重視科技自主創新,作為資訊科技重要代表的"BAT"等網際網路巨頭,首當其衝承載著重大而艱巨的歷史責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當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面對投資者數以千億元美金的龐大市場值期望,他們除了財務的回報之外,更應該為中國乃至世界,創造怎樣的價值回饋?文/王雲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