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燃機“再造”大産業

  • 發佈時間:2014-10-06 04:13: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銀光閃閃的火車頭狀內燃機到暗黑敦厚的環狀內燃機,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國國際內燃機及技術裝備再製造展覽上,觀眾發現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國防裝備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各個行業,內燃機都是其中的主導動力。將失效的內燃機重新加工製造,並使各項指標不低於原機標準,內燃機再製造代表著綠色迴圈的方向,並形成了巨大的産業。按照工信部發佈的《內燃機再製造計劃》,“十二五”末,我國內燃機再製造産業要達到300億元規模。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內燃機製造大國。‘十一五’期間,産量年平均增長約10%,累計産量約3億台,預計‘十二五’産量將超過4億台。”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透露説,將積極推動對經認定的再製造産品給予增值稅優惠政策,並儘快將從事內燃機再製造産品生産的企業納入“以舊換再”政策支援範圍,以推動內燃機再製造加快發展。

  節約能源效益明顯

  在內燃機再製造展覽上,濰柴動力再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濰柴動力的內燃機市場保有量約370萬台,按照國外再製造企業的經驗,再製造發動機的産量一般為發動機社會保有量的2%至5%,以2%計算,濰柴再製造發動機的理論年産量約為7.4萬台,可創造回收附加值26.64億元,可節電1.073億千瓦時,産業市場規模巨大,經濟效益明顯。

  “根據國內外再製造産業發展經驗,內燃機産品市場保有量大、再製造附加值高,適宜實施規模化再製造。”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葛紅告訴本報記者。

  據統計,2013年我國內燃機産量達8000萬台,社會總保有量約為3.8億台。高雲虎指出,根據內燃機大修和報廢週期測算,我國可用於再製造的廢舊內燃機存量巨大,參照國外相對成熟的再製造市場發展情況,我國的內燃機再製造産業具有很大發展潛力。

  據測算,內燃機相關可再製造産品多達30余種。失效內燃機的缸體、缸蓋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增壓器、發電機等主要配套件,多數為局部失效,通過成形、修復等再製造關鍵工藝技術,可在不改變形狀和本體材質的情況下恢復其尺寸、精度和性能。與傳統廢金屬回收利用處置方式相比,再製造能夠能回收失效産品所蘊含附加值的70%左右;與原始製造相比,再製造可節約能源消耗80%、節約材料70%以上,降低製造成本30%至50%,還可以增加3至5倍就業崗位。

  再製造産業發展迅速,作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新興産業,已經成為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雲虎表示,隨著中國內燃機産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再製造資源基礎和技術條件也日趨成熟。推動內燃機行業發展再製造,將有利於推動節能減排,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迴圈經濟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逆流回收是最難點

  問及內燃機再製造的難點,柳工再製造公司總經理姚文強大呼,回收舊件難。在沒有舊件的情況下,以再製造産品的價格銷售新件必然會虧損,也失去了再製造存在的意義。擁有高品質的舊件意味著利潤。

  “逆向物流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葛紅坦言。舊件是再製造企業的原料,沒有原料就沒法發展。但目前,正規企業在物流上還不靈活,而一些沒有資質的中小企業將回收的零部件翻新後重新投入市場,對産業造成了不良影響。國家要求再製造産品品質和保質期等同或超過原型産品,這就要求規範再製造産品的生産、品質管理和檢測檢驗。“在再製造産業初始發展階段,須建立市場準入機制,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再製造産業市場監管體系。”葛紅説,也可以可借鑒國外經驗,進一步推動行業自律和規範市場。

  不僅如此,“收得回來還得銷得出去。”李峰介紹説,濰柴通常以兩折的價格收購內燃機,以七五折的價格賣出。但目前市場上客戶的認可度不夠,大家都認為再製造機是維修過的,品質不好,市場需求不夠。顯然,我國用戶對再製造産業還缺乏了解,消費習慣沒有形成,在使用再製造産品上顧慮重重。因此,亟須鼓勵和引導再製造産品的消費,加強對內燃機再製造産品的宣傳和引導。

  修復技術是再製造産業區別於其他維修産業的關鍵,但初始投資各種修復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現階段,再製造産業利潤率過低,大多數企業處於收支援平或虧損狀態。葛紅表示,政府應擴大“以舊換再”的補貼範圍,在財政上也需要加大支援,引導和鼓勵低息信貸或無息資金進入再製造業。她還建議,政府應出臺再製造企業流通環節增值稅減免政策,以後按再製造企業的發展狀況逐步恢復增值稅。

  解決“冷熱”矛盾

  對於內燃機再製造市場發展的現狀,許多企業不約而同向記者表示,呈現出市場認可的“冷”與國家政策號召的“熱”相矛盾的狀態,市場認可與市場需求仍需大力培育。

  對此,高雲虎透露,將拓展再製造産品市場,加快推進再製造産品認定,發佈《再製造産品目錄》,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再製造産品。並推動出臺有利於再製造産業發展的財稅和貿易政策,積極推動對經認定的再製造産品給予增值稅優惠政策,鼓勵再製造産品出口。同時,協調推動擴大“以舊換再”政策覆蓋面,儘快將從事內燃機再製造産品生産的企業納入政策支援範圍。

  按照工信部發佈的《內燃機再製造計劃》,“十二五”末,內燃機工業再製造生産能力、企業規模、技術裝備水準等將顯著提升,並初步建立內燃機再製造標準化體系和滿足舊件回收要求的逆向物流體系。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高雲虎表示,將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加大內燃機再製造科技攻關力度,加快推進示範推廣工程建設、産品認定、標準制定等相關工作,搭建産學研交流平臺,促成産業鏈銜接合作。下一步延伸到再製造産業鏈,以內燃機整機再製造帶動零部件再製造。

  據介紹,今年5月內燃機再製造産業聯盟成立,目前已經有53家成員單位,內燃機再製造産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此外,《再製造非道路用內燃機通用技術條件》等22項相關標準已經立項,正在編制過程中。

  葛紅表示,要繼續推進內燃機整機及關鍵零部件、關鍵配套件再製造示範過程、內燃機高效清潔升級再製造示範工程、再製造工藝技術及裝備提升工程和再製造逆向物流體系示範工程的建設。建立內燃機再製造公共資訊服務平臺,暢通內燃機舊件及再製造産品流通資訊渠道,促進舊件及再製造産品交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