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景區門票逢節必漲 “門票依賴症”亟待破解

  • 發佈時間:2014-10-03 17:55: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福州10月3日電(記者沈汝發、馬姝瑞、王博聞)今年國慶前夕不少景區又上調了門票價格,一些景區雖然門票未漲,但動輒過百的價格還是讓不少遊客直嘆受不了。業內人士認為,景區門票逢節必漲的根源在於患上“門票依賴症”,建議制定合理透明的景區定價聽證機制,“倒逼”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景區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景區門票又掀“漲價風”

  國內不少景區趕在國慶黃金周來臨前上調了門票價格。9月1日,廣東丹霞山景區門票由原來的平日160元、節假日180元統一上調為200元;9月3日,河北保定淶源十瀑峽景區門票從35元上調至50元。雲南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則發佈調價公告,從2015年5月10日起由原先的105元/人次調整為130元/人次。

  除直接漲價外,一些節慶活動較多的景區在國慶節期間還進行了“臨時漲價”。例如,國慶節七天假日期間,合肥三國遺址公園門票價格由原來25元/人次調整為臨時門票價格40元/人次。

  據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彭福偉介紹,目前我國5A級景區中門票價格大多已過百元,部分甚至超過300元,佔我國居民月收入比例遠遠高於國外的景區。

  “門票依賴症”亟待破解

  2007年,發展改革委曾專門下發通知,規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於3年”,然而之後國內各大景區似乎就落入了一個“3年必漲”的怪圈。

  合肥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張鑫認為,景區頻頻調價首要原因是由於目前國內景區發展産業比較單一,對門票的依賴性過高。廈門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市場處處長陳毅文説,景區提高門票價格對單個遊客來説漲價不多,但由於遊人數量大,整體收入會增加很多。

  近年來國內眾多旅遊景區投資主體發生變化也是景區漲價的重要原因。專家認為,民營企業逐步進入旅遊景區的投資主體行列,在收回成本和逐利的雙因素作用下,勢必要通過門票把投入賺回來。

  福建省旅遊局規劃財務處副調研員黃敏説:“旅遊景區有國有和民營之分,民營屬於投資型景區,與國有的不同,民營景區不太容易管理,門票價格跟投入有較大關係。”

  專家認為,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做法是公共資源是共用的,雖然會有一些盈餘用於旅遊設置的改善、環境的治理、景區提升的投入等,但不能一味靠門票提價。陳毅文説,2013年鼓浪嶼的門票收入是1.4億元,可以維持正常運營,將來可以通過開拓旅遊新看點來吸引遊客、增加收入。

  ?景區旅遊須轉型升級

  不少旅遊公司管理者認為,對景區來説漲價可能會在短期內迅速提高收入,但從長遠來看,價格調節會影響遊客心理,從而影響客流。景區對門票漲價的長期依賴會導致“懶惰思維”,不利於景區的長遠發展。

  業內人士建議,要發揮聽證的作用,讓景區門票價格體現民意。景區門票漲價要設定“天花板”,對於成本核算後確實需要漲價的,也不能單純依靠門票來“貼補”,要“倒逼”景區開發體驗式服務,通過高標準的旅遊服務來創收。

  專家認為,旅遊産品結構比較單一,産業鏈太短,是造成門票無法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原因。景區要從單一的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變,延長景區的産品鏈、價值鏈,使景區對門票收入的依賴性逐步減弱,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