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裝備再製造“國家隊”
- 發佈時間:2014-09-30 01:31:2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年,裝甲兵工程學院裝備再製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已成為機電設備和武器裝備再製造基礎理論研究、核心技術攻關、核心設備研發與工程應用國家級研究平臺,是國內具備再製造領域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單位。
再製造系主任張偉如數家珍:完成了重大科研項目300余項,培養了一批裝備再製造研究人才,確立了我國再製造研究領域的國際前沿地位。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國家技術發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軍隊科技進步獎26項;獲授和受理國家發明專利80余項,獲得首屆解放軍科技創新群體獎,榮立集體一等功。
讓裝備形成戰鬥力
姓軍為戰,是實驗室奉行的根本宗旨。他們以我軍裝備保障現代化需求為牽引,以裝備的使用、維修和報廢階段的裝備“後半生”為研究重點,每年選派精兵強將上高原、走邊關、礪海疆,馬不停蹄地奔赴一線部隊和裝備維修部門調研。針對裝備維修保障需求與重大問題,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
他們自主創新開發出一系列先進特色技術、設備與材料:如,裝備再製造快速成形、裝備原位動態自修復、裝備沙粒磨損損傷控制與修復、裝備重載齒面鐳射熔覆再製造、裝備戰場應急維修、裝備系統防腐等,解決了諸多重大裝備保障難題。在主戰裝備、“殺手锏”裝備的防腐、耐磨、應急維修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推動了裝備維修保障技術與新型裝備研製的同步配套發展,促進了裝備再製造工程基礎創新研究與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了裝備的“起死回生、修舊勝新”。
同時,他們還承擔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裝備維修預先研究項目、武器裝備預研基金項目、國防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等重大科研任務,推進了我軍裝備維修保障體制改革。
引領國家新興産業
年逾八旬的“中國再製造之父”徐濱士院士,為了再製造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而奔走呼籲,先後以不同形式向黨和國家領導人彙報中國自主創新的再製造産業發展。
4年前,他們起草並推動國家11部委《關於推進再製造産業發展的意見》“出爐”。
他們倡導中國特色的再製造技術模式,引領了國內外再製造技術領域的科技進步。
在實驗室工作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下,再製造科學研究與産業化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徐匡迪譽之為“再製造國家隊”。
拓展國際交流途徑
“‘開放、流動、聯合、競爭’是我們秉持的辦室理念。”張偉説。他們充分發揮國家級實驗室這一科研創新平臺的優勢,積極聯合國內外、軍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申請和承擔重大科研項目,邀請知名專家講學、合作撰寫科技論文和著作、人員互訪、研究生合作培養,構建術交流與合作創新格局。
他們聘任哈工大杜善義等11名院士組成學術指導委員會,規劃指導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科研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通過中英、中波政府間10余項國際合作項目,先後選派優秀科研人員出國進修或訪問、邀請國外知名專家來室訪問講學50余人次。主辦、承辦世界再製造峰會、再製造國際論壇和全國再製造經驗交流會議學術會議40余次。組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再製造工程分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再製造技術委員會等學術組織。並與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開展儀器設備資源共用、領軍人才及學術骨幹聯合培養方式方法,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10年,該室先後有朱勝、王海鬥、魏世丞、董世運等4人獲“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實驗室主任朱勝教授還成為美國、德國、中國組織的“國際再製造峰會”三位聯合主席之一。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