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感知模式”推進物聯網産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4-09-30 01:31:0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過國忠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點發展領域,目前,我國物聯網産業發展現狀究竟如何?物聯網技術標準有何進展?如何完善其技術體系?

  9月2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在無錫召開,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物聯網産業領軍人物、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感知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海濤。

  有專家認為,我國物聯網産業的發展是以應用為先導,存在著從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到企業、行業應用市場,再到個人家庭市場逐步發展成熟的細分市場遞進趨勢。目前,物聯網産業在我國還處於前期的“概念導入期”和産業鏈逐步形成階段,産業化應用與普及程度還不高,整體産業處於起步階段。

  劉海濤領銜的“感知中國”團隊是國內最早開展物聯網研究的科研團隊,並創立了“感知社會論”物聯網理論以及“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的産業發展體系。其中,物聯網産業化的“感知模式”引發業內高度關注。

  對於産業發展階段的問題,劉海濤説:“發展物聯網産業需要強大的資訊産業基礎作為支撐。我國在發展物聯網産業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幾年來,在政府重要舉措的推進下,核心關鍵技術和標準體系取得重大突破,市場化應用正在穩步推進。”

  9月25日發佈的2013—2014年度報告顯示:我國隨著物聯網與傳統産業的融合,以及工業雲平臺、工業大數據等基於物聯網創新技術應用,有力推動我國傳統工業和實體經濟快速轉型。在民生領域基於移動智慧終端的融合應用不斷涌現。截至今年8月,交通、物流、環保、醫療、能源、安防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市場規模已近千億元。

  劉海濤告訴記者,發展物聯網産業,必須理念先行,實踐跟進,概念和理論體系是産業化的基石。幾年來,感知控股的“感知中國”團隊,堅持不懈地踐行其創立的“感知社會論”,努力推動IT技術從“智慧化”到“社會化”的轉變。集團的安防産品和系統,把傳統智慧安防的事後追蹤,變成事前預警,已廣泛應用到很多行業,出口到北美等地;集團的感知交通産品和系統,把傳統的智慧交通的紅綠燈控制車流量,變革成車流量控制紅綠燈,也已經廣泛應用;集團的以“感知社會論”為基礎的産品和方案已應用到十幾個行業。

  “物聯網的規模産業化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的矛盾,嚴重制約著物聯網規模産業化。”劉海濤説。

  為此,劉海濤的“感知中國”團隊全面攻克規模産業化的瓶頸和關鍵——共性平臺+應用子集。劉海濤在業內率先提出了“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的解決方案被國際、國家標準所採納,經長期的科研攻關,終於突破了産業化瓶頸。

  “我們感知控股只做共性平臺,把物聯網技術體系做到最精專;旗下各子公司在共性平臺基礎上開發行業應用産品和方案,做最專業的物聯網行業應用。”劉海濤説。

  劉海濤認為,網際網路是虛擬世界的資訊共用,與傳統産業結合,解決了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稱之為“網際網路+”,加的是傳統各行各業。劉海濤認為,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解決的是實體世界感知互動的問題,變革的是傳統産業的核心,比如把安防從事後追蹤變成事前預警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幾年來,感知控股加快模式創新,充分利用其已經産業化“共性平臺”,和眾多的傳統行業企業合作,有不少是股權的合作,深度改造傳統産業,全面推進物聯網發展的新模式。

  在做好産業化的同時,劉海濤的“感知中國”團隊,不懈地爭取我國在國際物聯網的話語權。日前,經33個成員國投票表決,國際標準組織ISO/IEC JTC1已正式通過了由劉海濤“感知中國”團隊專家代表中國牽頭提交的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項目,一改在網際網路領域標準化的被動局面,標誌著中國正式掌握了物聯網這一熱門新興領域的國際最高話語權。

  除此,感知控股加快物聯網的産融商深度融合,他們以物聯網為核心和基礎,已經把自己打造成了物聯網産業、物聯網金融、物聯網商貿及其深度融合的綜合企業集團。特別是與平安銀行邵平行長共同首創的物聯網金融,已在感知控股的商業模式體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海濤欣喜地向記者透露,創業四年多來,感知控股已發展成為下屬子公司超過70家,分佈在中、美、歐、日、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已形成研究與標準、物聯網産業、物聯網金融、感知文化運營、感知商業、感知礦業等多個大的産業板塊,已成為産、融、商、研深度融合的跨國企業集團,實現了從科研型團隊向企業化團隊的轉型。今年前三季度,集團産值突破100億元。下一步,將憑藉“感知模式”,推進物聯網産業發展。

  在談到我國物聯網産業如何爭搶新發展和優化佈局的重要機遇時,劉海濤呼籲,目前,物聯網在全球呈現快速發展趨勢,歐、美、日、韓等國均將物聯網作為重要戰略性新興産業推進。政府必須進一步創造物聯網産業發展環境,支援一些先行地區充分發揮較好的産業基礎,重視改變與完善不切實際的不合理的産業佈局,加快構建物聯網完整産業鏈條和産業體系,在核心環節聯合物聯網關鍵技術、關鍵産業和重要標準機構共同參與,要重點培育物聯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同時,要重視實施標準與專利戰略,加快物聯網領域人才的培育,以及擴大技術成果的應用領域,推進物聯網産業全面快速發展。

  (科技日報無錫9月2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