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據表明生命或許起源於太空
- 發佈時間:2014-09-30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燕廬)借助微弱的無線電波,科學家們從27000光年外的一個巨大星雲裏,如大海撈針般 “抓到”了一種具有特殊的分支結構的碳基分子。這些遠在銀河系中心的有機分子,暗示著人們,構成生命結構的氨基酸等有機結構或許起源於浩瀚的太空。
據9月29日(北京時間)每日科學報道,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阿納德·貝克徹、卡爾·曼頓,與來自康奈爾大學的霍爾格·米勒/穆勒加羅德合作,針對人馬座B2區域進行全光譜測量,搜尋空間中可能存在的全新有機分子,終於在臨近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B2産星區捕捉到了由異丁晴(isopropyl cyanide)發射出的電波。
此次研究小組借助的是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毫米/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即ALMA天文臺)。ALMA位於有世界“幹極”之稱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是一組由66個敏感的射電拋物面天線組成的射電天文望遠鏡,正是這些協同運作的望遠鏡群,構成了世界上最銳利的“眼睛”,靈敏度和解析度遠高於其他設備。
參與研究的康奈爾大學射電物理學和空間研究中心高級助理研究員羅伯·加羅德表示:“通常,在這類恒星形成區域發現的有機分子都是由碳原子排列組成的單鏈結構,但這次發現的異丁晴具有分支結構,打破了這一慣例。”
“這意味著複雜的化學分子能夠在星際空間形成,並有可能降落到行星表面。” 加羅德説,“這次發現的異丁晴具有碳分支結構,正是例如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等生命所需分子的共同特徵。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氨基酸等生命關鍵分子的産生或許會早于地球的形成,它們可能誕生於恒星的形成過程之中。”
借助ALMA光譜分析,研究人員在人馬座B2區域鑒別出了約50種異丁晴和120種直鏈氰化物。這是人們首次在産星區觀測中找到如此大量的化學分子結構,有助於人們重新“認識”我們身邊的各類有機分子。
研究有機物質在恒星形成早期階段中的産生過程,或許能幫助人們逐步探明化學分子從簡單結構到複雜結構、從無機結構到可能孕育生命的有機結構,這一漫長而神秘的歷程。最終或許有助於我們了解生命起源的奧秘。
總編輯圈點
蒼穹之大、天體之繁,達到人腦無法理解的地步。為了追尋生命的起源,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深入浩瀚的星宿。借助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可以觀察到比以往更加遙遠的地方。這一次,來自27000光年外的微弱電波為我們帶回了組成生命的物質信號,讓漫長的路途變得意義非凡。有機物質從恒星形成的早期階段開始需要歷經怎樣的變遷才形成今日紛繁密集的地球生命,我們等待科學家用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發現開啟我們對生命起源的認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