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投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家園
- 發佈時間:2014-09-30 00:33:5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越來越多的綠色壁壘成為民營企業快速發展的巨大阻礙。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十二五”規劃也要求,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實施清潔生産推進節能減排
全面開展環保管理,制定節能減排計劃。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將降污減排計劃納入企業總體目標規劃中。不少民營企業還通過定期向社會公佈環保工作報告或獲取ISO14000等國內外權威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有力推動了企業的發展。2012年民營企業500強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有332家,比2006年增加了80家,佔民營企業500強的比重達到66.4%(見圖),基本保持著逐年遞增態勢。
採取全方位環保措施,確保低碳清潔。只有從生産、經營活動的每個細節入手,全方位開展環保治理,才能夠達到低碳清潔、節能減排的目的。通過採取全方位環保措施,嚴格控制、減少“三廢”的産生與排放,有效推進了節能減排工作。
嚴格落實降污減排目標,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長期以來,民營企業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嚴格落實降污減排計劃,並取得了顯著成效。2002-2012年,我國私營企業佔全國企業總數量的比重從35.9%增至79.4%。但與此同時,國家環境統計公報的數字顯示,1995-2012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未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工業煙(粉)塵排放量降幅為30.3%。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並未使全國污染情況不斷惡化,正是得益於企業發展過程中降污減排目標的嚴格落實。
開展綜合利用節約能源資源
以“三廢”綜合利用助推節能減排。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不僅可以減少自然資源消耗,還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建立廢棄物綜合利用制度,積極採取措施,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一些民營企業致力於研發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技術與産品,將廢棄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資源,化害為利,通過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雲南南磷集團將廢棄物資源化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資源再生利用,例如PVC裝置乙炔工段採用先進布袋除塵工藝,回收的電石粉塵回用於生産系統;聚合母液水通過膜過濾技術處理後又返回到生産系統。二是將廢棄物作為生産原料,例如集團配套建設的水泥生産線,不僅可以全部消耗PVC生産産生的電石渣和黃磷廠産生的磷渣,還可大量消耗熱電廠産生的粉煤灰;集團尋甸公司創新的礦粉造粒技術將煤球、礦粉按一定比例加入生産系統,已經初步實現了規模化生産,使綜合成本大幅下降,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以能源綜合利用緩解用能負荷。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能源需求持續增長,能源供求矛盾也越來越突出。近年來,民營企業積極響應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在企業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合理利用能源,加強能源梯級利用,構建安全、高效、可持續的能源供應體系,力求以盡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以迴圈經濟理念打造現代化生産模式。迴圈經濟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戰略性的理論範式。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以迴圈經濟理念審視企業的生産模式,逐步促進資源利用由單向線性模式向迴圈模式轉變,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資源生産率。
開發環保科技強化創新驅動
大力開發環保材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研究、設計、製備材料的過程中,除了盡可能滿足用戶對材料性能的要求外,也開始將材料對環境的協調性作為重要評價指標。在環境治理材料、綠色建材、可降解材料、工業水泥、有色合金等材料的研發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
積極開發利用環保能源。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傳統的石化能源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其儲藏量不斷減少,過度開採和使用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日益顯著。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不少民營企業逐步改變傳統能源利用模式和結構,不僅從依靠能源投入和消耗為主的粗放型用能模式轉變為依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主的集約型用能模式,更積極投身替代能源的開發和應用。
積極探索環保工藝技術。為了實現清潔生産,民營企業對産品的生産流程進行系統性梳理整合,重新設計出物料和能源消耗少、污染物産生量小的生産方案。在方案中,明確産生污染的主要生産環節,針對性地開展生産工藝改良,包括優化生産設備、工具和操作方法,並以技術開發為支撐攻克工藝改良難題,改良污染物處理設備和操作手段,以期達到污染物少排放或零排放,清潔化生産的目的。
自2000年起,江蘇宏大特種鋼機械廠有限公司承擔了北京首鋼國內首臺鏈篦機─回轉窯球團裝備的設計、製造任務,用於替代以燒結礦為主要高爐爐料的傳統工藝。2006年企業又對該成套裝備進行了技術升級研發。該裝備的應用與燒結礦工藝(傳統工藝産品)相比,標煤單耗從燒結礦的53kg/t,下降為球團産品平均21kg/t標煤,單耗下降32kg/t;全國目前已投入運作的94台套球團裝備生産線産能計算,全年球團産量約為18800萬噸,與原工藝燒結礦相比,全年可節標煤6016萬噸,實現節能效益360.96億元,同時減少了CO2和SO2的排放,減排效益顯著。
致力提高産品環保性能。隨著綠色消費理念的不斷深化,環保産品由於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及綠色、環保、節能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我國不少民營企業順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不僅重視生産原料的環保性能,強調原料的可回收、可降解性,保證了産品結構和性能的可靠,還致力於改良傳統産品設計方案,提高産品在使用中的節能環保等級,簡化包裝,選用可回收、易降解的包裝物設計方案,環保産品很快成為了消費者選購的重要方向。
投身生態保護建設和諧家園
積極履行生態修復責任。除了環境保護法,我國在礦産資源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項目施工等方面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企業對由於生産造成的生態破壞進行有效補償修復。為此,眾多的民營企業在生産經營活動中,積極審視自身發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自覺履行生態修復的法律責任。
積極參與公益性生態保護事業。面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日益惡化的嚴峻現狀,社會上各方面力量都積極投入到生態治理的行列中。廣大民營企業也積極響應政府和民間組織的號召,積極投身公益性生態保護事業。
積極探索生態保護新模式。在當前環境污染、資源短缺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先破壞再修復”的模式無法對已遭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及時補償。因此,眾多民營企業積極投身於生態保護創新模式的探索中,力求將企業的經營發展與生態保護進行有機結合,探索出“以開發促保護”的企業經營模式。
億利資源確立了“以路劃區,分塊治理;鎖住四週,滲透腹部;技術支撐,産業拉動”的防沙用沙戰略方針。一方面,修建了五條縱橫交錯的“穿沙公路”,把庫布其沙漠科學地切割成塊,進行“分區而治”。沿路實施了水、電、網格、飛播等“綠色走廊”綜合治理工程,分年分步逐漸蠶食荒漠,形成生態規模效應。另一方面,採用複合間種方式,在防沙護路林中擴大甘草、苦豆子、沙柳等沙生中藥材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建起鎖邊林帶,並通過逐年加寬的方式,將防沙固沙工程向沙漠腹部滲透;同時,以這些中藥材為原料,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制藥手段,大力實施了中間體提取及制藥加工的産業化工程。依託沙漠自然景觀,積極發展起沙漠旅遊産業。億利資源打造出一套用沙産業反哺治沙、以經濟發展促進生態建設的“庫布其模式”,有效促進了沙漠化地區生態系統的保護與修復。
(本文摘自《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該書由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
圖2006年-2012年民營企業500強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情況
數據來源: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2007年-2013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